想起當時的情景,時任莆田市荔城區(qū)新溪小學校長的郭亞煌至今還心有余悸:“指揮部派的沖鋒舟過不來,,水非常急,后來繞了一圈,,從鄰村那邊繞過來,,也不行,弄了一個晚上,?!?/p>
林麗萍是幸運的,殘存的房屋并沒有繼續(xù)倒塌,,清晨,,洪水退去,林麗萍被人們救了下來,。這一場洪水來自于木蘭溪,。
莆田西部戴云山脈,一條涓涓細流,,沿山谷順勢而下,,與三百多條支流匯集在一起,成為木蘭溪,,貫穿莆田全境,,自西向東流入東海。木蘭溪以溪命名,,實際上卻是一條桀驁不馴的河流,,歷史上水患嚴重。從唐朝開始,,世世代代的莆田人都在為治水而付出不懈的努力,。
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吳健明介紹說,古時候因為潮汐的作用形成海水倒灌,,這個區(qū)域就是一片鹽堿地,,只長蒲草,不長稻谷,,因為蒲草叢生,,所以也是莆田名字的由來,。
據(jù)地方史志記載,北宋年間,,長樂女子錢四娘散盡家財,,圍堰筑陂,希望通過截流的方式阻擋海水倒灌,,但因陂址選擇不當,,剛筑成就被洪水沖垮,錢四娘悲憤交加,,憤然投江,。受錢四娘的精神感召,沿岸民眾前赴后繼,,歷經(jīng)艱難困苦,,終于建成了屹立千年而不倒的木蘭陂。
吳健明說:“因為潮汐的作用海水順著木蘭溪倒灌,,一直上溯到42公里的地方,,木蘭陂的興建阻擋了海水上溯。同時古人在木蘭陂的上游又修建了南渠,、北渠,,還有縱橫交錯的溝渠系統(tǒng),木蘭溪上游的淡水下來順著南渠,、北渠灌溉這個區(qū)域,。正是由于木蘭陂,使興化平原滄海變桑田,?!?/p>
雖然錢四娘修筑木蘭陂功虧一簣,但千年以來,,世世代代莆田民眾感恩錢四娘的歷史功德,,至今,沿木蘭溪兩岸的村莊里,,仍有很多神廟供奉著錢四娘的神位,。然而,木蘭陂雖然阻擋了海潮,,灌溉了興化平原,,卻并不能根治木蘭溪的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