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猶記當年,京九鐵路首次開通運營之際,,肖全里老人專程趕了幾十里山路來到井岡山站,,只為看一眼盼了幾十年的火車。
山高路遠,,交通閉塞,,曾是老區(qū)發(fā)展的真實寫照。順著贛江水道,,沿著京九鐵路的走向,,再建一條高鐵,寄托了沿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山再高,,水再長,也擋不住筑路者的步伐,。
被稱為“千里贛江第一橋”的贛州贛江特大橋位于章江,、貢江兩江匯合口約2公里處,水流湍急,,河道沖刷嚴重,,汛期水位變化大,建造難度高,。
昌九城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捍東說,,為確定橋面與軌道之間選用何種緩沖裝置,僅開工之前的相關試驗就做了30多萬次循環(huán),。實際施工時,,具體到每個鋼箱梁的吊裝、每根斜拉索的索力調(diào)節(jié),國內(nèi)知名橋梁專家都會到場研討,。
正是因為有這樣攻堅克難,、精益求精的精神,這座全長2100多米,、主跨300米的雙塔式斜拉橋才得以順利完工,,并創(chuàng)造了高速鐵路大跨度橋梁鋪設無砟軌道等多項國際領先的工程技術。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從線路反復優(yōu)化到施工建設,,從聯(lián)調(diào)聯(lián)試到安全評估,一大批鐵路干部職工奮戰(zhàn)在高鐵建設一線,,車務段,、工務段、機務段,、供電段等各個部門密切配合,,確保昌贛高鐵開通運營萬無一失。
昌贛高鐵的開通結(jié)束了萬安縣等地不通火車,、不通高鐵的歷史,,沿線百姓親切地稱之為“圓夢之路”,許多群眾感言:“終于等到了這一天,!”
高鐵能為老區(qū)發(fā)展帶來什么,?
即將邁入2020年之際,高鐵開進贛南,,增添的不僅是一條通道,,更是逐夢未來的信心。
過去的5年,,是昌贛高鐵蹄疾步穩(wěn)加快建設的5年,,也是井岡山革命老區(qū)、贛南等原中央蘇區(qū)振興發(fā)展提速的5年:2017年,,井岡山市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2018年,瑞金市脫貧摘帽,;2019年,,贛州市會昌、尋烏,、安遠等6縣區(qū)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