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橫跨長江南北的
南京長江大橋
是第一座由中國人自行設計
自主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特大型橋梁
在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集體使命”展陳中
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大橋建設中的
潛水設備和潛水衣物
時間的印記布滿這些滄桑的物件
歲月在一個個斑駁的歷史片段中
向后世講訴著經(jīng)久不衰的故事
1
長江江心幾個橋墩位置,,水流湍急,,深近百米,探查與施工必須進行深潛水作業(yè),。當時采用的水下減壓法效率極低,,潛水員在水下工作25分鐘,減壓需要兩個多小時,,如果仍然采用這種潛水方法,,勢必會極大影響大橋建設的進度。
龔錦涵,,我國潛水醫(yī)學學科領域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以一種全新的吸氧水面減壓法,順利攻克了潛水速度這一難關,。利用這一潛水方法,,潛水員在水底工作結束后,直接從水底到第一停留站,,在第一停留站稍作休息后,,就可以很快出水。
2
潛水工作的速度解決了
更為嚴峻的新問題又來了
那就是挑戰(zhàn)人體極限的潛水深度
6號墩處于江心最深處,,即使在枯水季節(jié),,水下深度也達到66米,而深潛水超過60米就會危及生命,,當時國際空氣深潛的極限深度是水下60米,,如果超過,必須換成氦氧氣體,。
原南京長江大橋工地醫(yī)院醫(yī)生尹仲昆說:“氦氣分子密度比較小,,它的麻醉作用比較低。氦氧成本不得了,,下一個人,,光氦氣一兩千塊錢成本?!?/p>
那個年代,,2000塊錢抵到一個普通工人4年的工資,卻只夠潛水員深潛一次,,以當時的經(jīng)濟條件,,南京長江大橋工程顯然承擔不起。
我國潛水醫(yī)學學科領域的主要奠基人龔錦涵說:“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專門做了一個超過了51.8米和60米的減壓表,,給吸氧水面減壓專用的,,文獻上沒有的,都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所以在潛水醫(yī)學角度上,,它是創(chuàng)新的東西?!?/p>
3
一個潛水員潛入水下60米
等于在挑戰(zhàn)生命極限
誰是第一個以身試險的英雄,?
工人潛水員胡寶玲和他的戰(zhàn)友們,主動要求突破深潛水這一關,,他以超越常人的勇氣和堅定意志,,勇闖“生命禁區(qū)”,為南京長江大橋施工的百年大計做出了重大貢獻,。
原南京長江大橋潛水班工人龐國江說:“超過60米以后,,我們就感到身體呀,頭腦發(fā)漲,,下到69米的時候,,那就更厲害了,嘴唇講話發(fā)抖了,,聲音尖聲怪叫,,好像不像我講話的聲音一樣,到最后,,我們就下到72米,,下去以后,在里面工作20分鐘,,20分鐘以后就要上來,。”
南京長江大橋的潛水作業(yè)運用全新減壓技術,,突破水下60米極限,,最深下潛77.13米,,未出現(xiàn)一例減壓病癥和潛水事故,,譜寫了世界橋梁史上的深潛神話,從潛水技術到潛水醫(yī)學保障,,都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
回溯過去
人類的勇氣和智慧賦予了
每個時代不同的意義
今天
中國鐵路跨江大橋的建設和管養(yǎng)水平
正以“中國速度”飛快發(fā)展
從南京長江大橋到蕪湖長江大橋
到大勝關長江大橋
再到五峰山長江大橋
中國鐵路大橋的守護者們
正以偉大創(chuàng)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
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
讓一座座民族“自信橋”
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更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