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 題:原來你是這樣的非遺
新華社記者
非遺是歷史的見證,,是人民智慧的象征,。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非遺傳承健康生活”。
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和智慧,,非遺正以年輕人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方式,傳播著傳統(tǒng)美德和人文精神,,更助力脫貧攻堅,,共同邁進全面小康。
“中國草”到夏布
收來的夏布搭在院中晾曬,,譚智祥透過陽光仔細觀察著每一處細節(jié):麻線排列整齊,,呈現(xiàn)自然的淡黃色。譚智祥再清楚不過,,從一棵苧麻到一匹優(yōu)質夏布,,背后是大大小小的60多道工序。
苧麻在國際上被稱為“中國草”,,以其為原料編織的夏布,,因清涼舒適、輕薄透氣,,且常在夏季穿著而得名,。瀏陽夏布織工精巧、質地細膩,,自清代起就遠銷日本等地,,2016年列入第五批長沙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譚智祥是家中制作夏布第五代傳承人,,也是瀏陽夏布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輝煌、黯淡,、新生,,譚智祥是瀏陽夏布命運的見證者與參與者,。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瀏陽夏布依托各大外貿公司大量出口海外,,年銷量在10萬匹以上,。然而好景不長,夏布制作工藝復雜,、出品較慢,、工錢較低,人們在農閑時更愿意去報酬高的花炮廠工作,。
2014年,,經營一家煙花企業(yè)的魯松元有一次在高坪鎮(zhèn),看到在自家院內打麻,、績紗,、織布的譚智祥和掛在架子上的夏布時,他想起了兒時家里曾用過的夏布蚊帳,、門簾,。
“夏布透氣涼爽,我們家家戶戶都用過,?!濒斔稍f,夏布取材于自然,,又是純手工制作,,可以衍生的產品有很多,現(xiàn)在卻淡出人們的視野,?!拔覀儜撟屜牟贾匦禄氐饺粘I钪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