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夢敦煌》被列入《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目錄》,,2008年榮獲文化部“優(yōu)秀出口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第一名,,成為中國文化產品以市場方式成功“走出去”的典范。
2020年1月,,《大夢敦煌》在紐約林肯中心大衛(wèi)·寇克劇院上演,,蘭州歌舞劇院的百余名演員將一個“可移動的敦煌”呈現(xiàn)在一萬余名美國觀眾面前。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在致辭中說:“舞臺上的演員和數千年前絲綢之路上的行者一樣,,是新時代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使者?!?/p>
敦煌月牙泉景區(qū),。資料圖片
樂述敦煌
音樂家譚盾耗時6年創(chuàng)作的《敦煌·慈悲頌》,是一部融合了獨唱、合唱與交響樂的音樂巨制,。作品演繹了菩提樹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等6幕莫高窟壁畫故事,,表達了平等,、奉獻、博愛等人類共同的情感價值,。
2018年,,《敦煌·慈悲頌》在德國德累斯頓音樂節(jié)首演。當譚盾指揮完最后一個音時,,1800多名觀眾起立鼓掌,雷鳴般的掌聲長達15分鐘之久,。此后,,《敦煌·慈悲頌》在澳大利亞、美國及中國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西安等地演出,,受到廣泛好評。
“《敦煌·慈悲頌》嘗試把敦煌的壁畫變成聲音,,讓我們聽見敦煌,。回顧歷史,,回顧中華文化,,可以看到我們經歷過那么多滄桑,可以在里面找到精神力量,?!弊T盾說。
譚盾在莫高窟壁畫中看到了慈悲和仁愛,,他通過音樂之橋,,把遙遠的敦煌帶到世界各地,讓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溝通情感,、分享心靈。與譚盾的想法不謀而合的,,還有蘭州大學中華詩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