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驅(qū)動技術也引發(fā)了很大爭議,??茖W家正考慮用該技術修改蚊子基因,從而減少蚊媒疾病傳播,。從本質(zhì)上來說,,基因驅(qū)動技術是要修改生物的遺傳編碼、或改變特定性狀遺傳給后代的概率,,因此可能造成“無法預見的環(huán)境影響”,。
此外,在技術驅(qū)動下,,個人行為的影響可能會變得更加深遠,。“如今寥寥數(shù)人的行為便可能波及全球,,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里斯指出,。網(wǎng)絡攻擊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科技還可以實現(xiàn)一些了不起的事情,,尤其在醫(yī)療和太空領域,。“這些領域的發(fā)展極為喜人,,”里斯表示,,“但技術的濫用則會造成許多危險后果。”
未來面臨的第二大威脅將是人類對氣候,、環(huán)境和生物多樣性造成的集體影響,。因此世界各國必須展開對話,討論如何對抗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巨大壓力,。里斯還指出,,與收拾行囊、尋找新家園相比,,解決眼下的問題(比如氣候變化)要容易得多,。
“有人認為我們只要搬到火星去,就能逃避地球上的種種問題了,,這種幻想非常危險,。”里斯表示,。事實上,,由于機器人能夠更好地適應太空旅行,到時它們才是探索太空的主力軍,。
里斯并不認為機器人會成為未來的一大威脅,?!拔也⒉幌窈芏嗳四菢?,擔心人工智能可能會將我們?nèi)《,!崩锼贡硎?。人類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從原始時期演變至今,,而人類有兩點特征最受自然青睞:一是智力,;二是進攻性。但電子設備“不必經(jīng)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因此沒必要進化出進攻性?!?/p>
因此,,機器人可能并不會殺光人類、進軍太空,。里斯認為,,我們不需要將人類的想法強加在它們身上,“它們也許只想靜靜思考,,并不想大開殺戒,。”(葉子)
“微泡內(nèi)爆”概念圖 圖片由大阪大學提供科技日報東京5月16日電(記者陳超)日本大阪大學激光科學研究所村上匡且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公布
今天出版的Science雜志刊登封面文章,“冰立方”中微子天文臺找到耀變體發(fā)射超高能中微子的證據(jù),。冰立方((IceCube)是美國設在南極洲極點處的中微子天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