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幀像》春運特刊:八達嶺隧道里的打冰人
今年58歲的陸輝,,已經在北京鐵路局北京工務段南口橋梁工區(qū)工作近40年,,每到冬天,他和工友們就駐守在八達嶺隧道擔任打冰工作,。
長近六米的打冰桿,。中國網記者王夢澤攝
八達嶺隧道是中國自行修建的第一座單線越嶺鐵路隧道,,位于北京市延慶縣,京包鐵路北京至張家口段(原京張鐵路)的青龍橋車站附近,,始建于1908年,,全長1090.5米,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4座隧道之一,。
每天有34趟列車來回經過這個古老的隧道,。“凌晨1點到4點,,正是大家都在睡覺的時候,,我們要進到隧道里打冰,;白天中午12點到1點多,正是大家吃午飯的時候,,我們要進去作業(yè),。”陸輝說,。
打冰人準備進洞作業(yè),。中國網記者王夢澤攝
百年八達嶺隧道百年打冰人
每年11月底至次年3月,是鐵路人“戰(zhàn)冬運保春運”的關鍵期,,也是打冰作業(yè)的繁忙期,。為排除隧道滲水形成的危險源,鐵路工務段會在結冰嚴重的隧道密集區(qū)設置打冰點,,由橋梁工等組成的打冰隊駐守,,24小時不間斷監(jiān)控滲水情況,確保列車運行安全,。
隧道內陰暗潮濕,,打冰人需要在隧道內來回步行,一段一段巡視結冰情況,?!绊敳康谋绕涞米屑毧础H绻麤]打掉,,掉下來砸到列車就壞了,。”陸輝說,。
每次進隧道,,打冰人都要借助頭頂?shù)奶秸諢艉蛷姽馐蛛姡J真觀察巖壁和頂部的冰柱,,用打冰桿,、鐵鎬清理。零下十幾度,、黑暗狹長的隧道中,,伴隨著叮叮當當?shù)蔫彵暎庠趲r石上飛舞,探照燈下,,冰花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四米長的打冰桿一下下用力砍向冰面,清理好的碎冰塊碼放在不影響列車安全行駛的路旁,。
凌晨1點半到4點,在列車經過的空檔,,工區(qū)會根據(jù)碎冰塊的多少,,安排人手清理出隧道,。
“85年冬天有一次冰塌得很嚴重,隊友幾個長時間作業(yè),,地方小,,施工展不開,最后經過一番搶救,,運出去十多立方米的冰塊,,當時還找來武警部隊的士兵幫忙,火車就停在洞口外邊等著,?!标戄x說。
休息室里打冰人的衣架,。中國網記者王夢澤攝
春運中的“留守”班組
南口橋梁工區(qū)有12名橋隧工,,每4人為1個班組,每個班組在八達嶺隧道值守2天,,3個班組三班倒,。
不打冰的時間里,班組四人蜷縮在簡陋的休息室,,吃飯,、取暖。休息室的床鋪離窗外的火車軌道相距不到四米,,列車行駛的聲音轟鳴震耳,,他們卻早已習以為常。
每個班組的4名橋隧工有嚴格分工:一人駐站負責通訊聯(lián)絡,,一人負責現(xiàn)場防護,,兩人負責打冰。和陸輝一起負責打冰的,,是55歲的李長年,。54歲的劉志利負責現(xiàn)場防護。同樣54歲的曹元海,,負責駐站通訊聯(lián)絡,,提示經過列車。
在漆黑渾濁的隧道中,,李長年手持對講機,,肩背喇叭、旗子等防護工具,,每隔3到5分鐘,,就會與駐站聯(lián)系一次,確定安全信號,。這份現(xiàn)場防護員的工作責任重大,,火車要是快來了,,要及時通知打冰人下道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