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更兼“火熱”——
(圖為施工人員把手放到冰塊上降溫)
“水深”之外,,又遇“火熱”,。
2015年6月,,施工者遭遇了3.5公里長的高地溫段落。隧道里一年四季幾乎都是37,、8度的高溫,,再加上洞內(nèi)涌水十分潮濕,施工者們苦中作樂,,說施工最大的福利就是天天“蒸桑拿”,。
在一井水斷層掌子面施工現(xiàn)場,記者一下車,,就感覺一股濕熱之氣撲面而來,。施工現(xiàn)場地上堆著成噸的冰塊。每天,,項目上會派司機從保山蔬菜公司冷庫運冰塊,,一次一噸,一天得運4,、5次,,5個多小時就全化掉了。冰塊其實對隧道內(nèi)降溫起不了多大用,,不過工人們干一會就能到冰塊邊坐一會兒,,總算有了休息的地方。即使這樣,,一個班也只能撐兩小時,。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施工沒有停歇,而是24小時不間斷地向前挺進,。來自保山當?shù)氐墓と送跤窀V挥?3歲,。這個不折不扣的“90后”干的是最苦的鉆孔,打孔時要嘛煙塵四溢,,汗水落到眼里又癢又疼,,要嘛被涌出的水澆成“落湯雞”??墒切』镒訁s說:“沒覺得有啥苦,,熱了就地還有水沖澡呢,多方便,。”
一洞13年——
(圖為記者采訪施工人員)
“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這句口號在大柱山隧道就是現(xiàn)實。
“水深火熱”之中,,建設(shè)者們沒有退縮,,在大山深處他們寫下了兩個大字—堅守。
“9年了,,有些人大學畢業(yè)分配到我們這里,,戀愛,結(jié)婚,,已經(jīng)生了兩個孩子,。”姜棟說,,“當然也走了很多人,。但留下來的人都準備堅守到最后?!?/p>
提起家人,,姜棟的眼淚默默地流過了臉頰。剛到工地時,,女兒才小學二年級,,如今女兒已經(jīng)上高一。一年父女能夠在一起的日子加起來也就15到20天,,由于交流少,,女兒不太愛接姜棟的電話。
“我沒想過不干,,難是確實難,,可是這么多兄弟在這兒,,我們說了要干就得好好干完?!苯獥澱f,。
1992年出生的吳浩也選擇了堅守?!案一丶野?,咱家不缺這點工資!”去年,,吳浩父親從陜西渭南輾轉(zhuǎn)來到保山,,花了好幾天動員吳浩跟他走,可就是怎么也勸不動,。吳浩父親有個PVC廠,,等著吳浩回去接班,可是他卻說:“來了嘛,,就是為了證明自己,,咋能半途就跑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