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停車位缺口高達50%以上,,北京出臺新條例,,沒有車位的居民將不鼓勵購車)
2017年7月19日,北京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召開,,會上對《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草案)》進行了一審,。
今年4月11日至5月10日,北京市政府法制辦就該條例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共收到1382條意見和建議,,主要涉及如何恢復道路功能、加強居住區(qū)周邊道路秩序的管理等問題,。
北京市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劉振剛表示,,鑒于北京交通擁堵的現狀,此次立法不過度強調加大停車設施建設,,一方面將提高出行停車成本,,抑制機動車的使用;另一方面將強化停車入位理念,,引導民眾選擇有位購車。
據了解,,本次審議過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在完成立法調研、專家論證,、公開征求意見,、召開座談會等系列工作后,,將于今年9月份進行二審,11月份進行三審,,12月份通過表決,,隨后正式發(fā)布實施。
上下班高峰時段,,北京的道路時常出現擁堵,。
缺口高達50%以上
據北京交通發(fā)展研究中心統計,2015年,,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為561.9萬輛,,備案停車位為190.6萬個,缺口達到371.3萬,。而在10年前的2005年,,該市機動車保有量還是258.3萬輛,備案停車位有71.8萬個,,缺口為186.5萬個,。清華同衡靜態(tài)交通規(guī)劃設計研究所所長王婕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即使加上非經營性停車位,,北京的停車位缺口仍高達50%以上,。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fā)展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顧大松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根據交通科學領域的“當斯定律”,,交通供給的增長速度永遠趕不上需求的增速,,政府應該從控制交通需求和調控價格的角度出發(fā),促使購車人自負其責,,有位購車,,而非抱怨政府供給不足。
北京市政府法制辦主任劉振剛說,,草案確立了“分類定位,、差別供給”的原則,區(qū)分中心城和外圍區(qū)域,,明確中心城少車位,、高收費;區(qū)分建成區(qū)域和新建區(qū)域,,明確建成區(qū)域嚴格控制車位供給,,新建區(qū)域適當滿足車位需求;區(qū)分居住停車與出行停車,,明確優(yōu)先滿足居住停車,,嚴格管控出行停車;區(qū)分道路停車與路外停車,明確道路停車的臨時屬性和高收費,,路外停車場的長期屬性和相對低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