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敲定的大動作,,會改變南亞的格局嗎?)
上周有一件大事,。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同來訪的尼泊爾副總理兼外長馬哈拉舉行了會談。雙方確定,,要加快修復2015年4.25特大地震中嚴重損毀的兩條中尼傳統(tǒng)陸路通道,;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談還確定了一個方案——中尼跨境鐵路的建設方案,。
對于中國和尼泊爾來說,,這條具備戰(zhàn)略意義的鐵路到底意味著什么?島叔,、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為我們分析了一番,。
決心
修建中尼鐵路的計劃并非一時興起,。
2005年,尼泊爾賈南德拉國王就提出,,要把尼泊爾打造成“過境經(jīng)濟體”,,扮演南亞與中國的橋梁,復興南方絲綢之路,。更具體的要求則是,,中尼邊界可以開放更多路線來發(fā)展雙邊貿(mào)易,希望中國將青藏鐵路延伸到中尼邊界并至加德滿都,;
去年3月,,尼泊爾總理奧利訪華時則向李克強提出計劃,要將青藏鐵路同尼泊爾三大城市銜接起來,,中方采納了這一方案,。而此次中尼外長會談后,王毅表示,,雙方要積極開展項目勘察,、設計、可行性研究,、人才培訓等合作,,爭取盡快讓這一設想變成現(xiàn)實。
目前,,中尼之間的貨運主要通過中尼公路完成。但是中尼公路路況差,,易受自然災害侵襲,,且運力近飽和。因此,,青藏鐵路開通后,,尼泊爾就迫切需要一條通往中國和外界的便利通道,以解決面臨的困境,。
另一方面,,尼泊爾也可以搭上中國發(fā)展的快車。僅以旅游一項而言,,尼泊爾的收益就將非??捎^:尼泊爾前駐華大使馬赫什就說,2016年,,西藏接待國內(nèi)外游客2300萬,,如果尼泊爾能吸引其中的1/10,對尼泊爾經(jīng)濟的影響就將是巨大的,。
事實上,,2014年8月拉薩至日喀則的鐵路開通后,,再延伸540公里、到達中國-尼泊爾邊界的吉隆口岸就已經(jīng)鐵板上釘釘了——早在2015年4月,,中方就明確表達了這樣的計劃,。但這條鐵路是否繼續(xù)延伸至加德滿都,顯然,,更考驗尼泊爾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