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22日報道 韓媒稱,,19日,,中國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大會上,,公布了新一代核電技術“高溫氣冷堆”的開發(fā)情況。對此有輿論指出,,中國已經開始在一部分核電技術領域上趕超韓國。在韓國政府宣布脫核電的情況下,,不免令人擔心韓國在實質性的競爭中將不敵中國,。
資料圖片:中國自主研發(fā)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電站5號機組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9月21日報道,高溫氣冷堆采用氦氣作為冷卻材料,,代替當前核反應堆所使用的水,。中國核工業(yè)建設集團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的中國原子能科學技術公司在發(fā)表演講時稱:“經過5年的開發(fā),終于在山東省建成了高溫氣冷堆,。并計劃在明年4月前完成實證工作并投入商用,。”盡管韓國也從2003年開始進行高溫氣冷堆的研究,,但目前尚未取得像樣的成果,。
報道稱,在國際核電界,,高溫氣冷堆是公認的新一代核反應堆,。目前全球運營的核電站均利用核裂變時產生的熱量將水加熱成蒸汽,用于驅動發(fā)電機組,。但如果用氦氣代替水進行加熱,,溫度能夠迅速達到沸點,即熱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核反應堆按照安全性與經濟性來分代,。第一代核電站建成于1950-1960年代,更多的是作為研究室的試驗對象,。第二代核電站是在1970-1990年代普及的正式商用的核反應堆,。第三代核電站在經歷過俄羅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美國三英里島核事故后,,隨著人們對核電站不安感的不斷擴散,,相比之下三代核電站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第四代核電站同時提升了安全性與高效性,。中國的高溫氣冷堆屬于第四代核電技術,,而韓國的核電技術依然停留在第三代,。
韓媒稱,中國計劃在2030年之前在本國運營110座核電站,,成為世界第一的核電大國,。自2013年中國首次向巴基斯坦出口自主研發(fā)的核電站以來,已經相繼在阿根廷,、羅馬尼亞等地開工或建成了10座核電站,。而韓國在2009年向阿聯(lián)酋出口了4座韓國型核電站之后,連續(xù)8年核電站訂單業(yè)績?yōu)榱恪?/p>
專家分析稱,,中國通過集中性的投資實現(xiàn)了在世界核電市場上的崛起,。據核電界稱,中國投入了千余名高級人力埋頭高溫氣冷堆的研究,。而韓國卻只有不到50人,,就連相關預算也在逐年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