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用的句子也特別直接有力:考察干部“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擔當,又看大事要事難事中的表現(xiàn)”“堅持有為才有位,突出實踐實干實效,,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機會有舞臺”“對個性鮮明、堅持原則,、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條件的要大膽使用”“使政治堅定、奮發(fā)有為的干部得到褒獎和鼓勵,,使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懲戒”等等,,說得斬釘截鐵,。
而下一步,,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中組部也將在全國范圍內發(fā)現(xiàn)、宣傳,、重用一批敢于擔當,、奮發(fā)有為的先進典型。
容錯
但對廣大干部來說,,仍然有一個后顧之憂,,就是犯了錯誤怎么辦?畢竟人非圣賢,,工作如果出了差錯是不是一票否決,?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中央號召敢闖敢試敢干,,摸著石頭過河,,總會有一腳踩空的時候。所以,,容錯糾錯機制很重要,。
怎么區(qū)別改革創(chuàng)新中的失誤錯誤和違紀違法?習近平提了三個“區(qū)分開來”:
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jīng)驗,、先行先試出現(xiàn)的失誤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qū)分開來;
把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錯誤,,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qū)分開來,;
把為推動發(fā)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qū)分開來,。
意思很明確,,兩條線:紀律紅線和法律底線,只要不觸犯這兩條線,,失誤錯誤都可以綜合分析后認定,。誰來認定?各級黨委(黨組)及紀檢監(jiān)察機關,、組織部門,。
這個容錯糾錯機制其實在很多地方已經(jīng)試行多年,是難點,但也有不少經(jīng)驗,。
比如,,《陜西省黨政干部容錯糾錯辦法(試行)》提出,相關單位或個人受到問責追責時,,認為符合容錯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向紀檢監(jiān)察機關或組織部門提出申請,受理機關或部門在調查核實后要做出認定反饋,。對容錯的單位或個人,,在年度考核、干部提拔任用,、職級職稱晉升,、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和后備干部資格等方面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