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銳說|在這件事上,中國已經(jīng)被外國嘲笑了10年——
“Poisonous & Evil Rubbish”,。
“有毒有害垃圾”被翻譯成“有毒且邪惡的垃圾(英文)”——看起來像是冷笑話的情節(jié),,卻真實地出現(xiàn)在中國的公共場合,。
外國人將這些或滑稽或不知所云的錯譯稱為“chinglish”,,即“中式英語”,。
近日,,英國《太陽報》報道稱,,北京政府為迎接2022年冬奧會,,正在加大力度整頓公共場所標識中的不規(guī)范英語翻譯,。報道透露,這項行動開展已久,,自2017年12月以來,,已審核超過200萬字的公共標識。
而這篇不到500字的文章,,足足配了十張“中式英語”標識圖片,,把“中式英語”從頭到腳調(diào)侃了一番。
比如,,“殘疾人廁所”被翻譯成“deformed(畸形人) toilet”,、“民族園”成了“racist(種族主義) park”、“超市出口”變成了國際范十足的“supermarket export(輸出,、(貨物)出口)”……
這樣的一幕并不陌生——早在10年前中國舉辦北京奧運會前夕,,外媒就已經(jīng)對花樣百出的“中式英語”進行過一次大規(guī)模“群嘲”,。
路透社在2008年的一篇報道中直白地批評道:“漫步在北京這座擁有1500萬人口的城市,,我們會看到各種鮮艷的T恤和上面印著的神經(jīng)錯亂的英語,從語法到拼寫到整段的胡說八道,,真是錯誤百出,。”
美國CBS網(wǎng)站也語帶戲謔地稱,,北京大多數(shù)人英語能力停留在“低水平”,。
事實上,在引來外媒關注之前,中國政府就已經(jīng)意識到問題,,并開展行動了,。
奧運會前夕,北京,、天津等地開展了大規(guī)模糾正不規(guī)范英文標識行動,,北京立起了6500余塊標準英語標志牌。
2018“漢語橋—美國校長訪華之旅”成員在北京語言大學進行課堂體驗,。(北京語言大學供圖) “我們來做一個測試,在座的訪華團成員會用中文說‘謝謝’‘中國’‘再見’嗎……非常好,,恭喜大家通過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