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可以分類管潛在威脅要警惕
高山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根據(jù)“條形碼”對冠狀病毒分類,可以簡單、快速估計未知病毒毒力,,為病毒分級管理奠定基礎,使未來防控更有針對性,。例如蝙蝠攜帶的HKU4,、HKU5和刺猬攜帶的HKU31等多種冠狀病毒屬于第一類,雖然尚未報道感染人的情況,,但仍應被列入重點監(jiān)控和研究目標,。
“此外,近期報道在穿山甲體內(nèi)存在與新冠病毒高度類似的冠狀病毒,?!备呱秸劦溃m然穿山甲未必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因為兩種病毒在可變翻譯分型上并不相同,,而且穿山甲冠狀病毒基因組沒有新冠病毒特有的Furin酶切位點。但是,,人類仍需重視該病毒的潛在威脅,,研究發(fā)現(xiàn)它屬于第二類病毒,估計其毒力與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在同一水平,。因此,,加強對攜帶危險病毒的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研究和監(jiān)控很有必要。
“總之,,我們要高度警惕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和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毒力較強的第一,、二類病毒?!备呱街赋?,相比之下,第三類病毒種類多,、宿主廣泛,,有可能出現(xiàn)周期性的小范圍暴發(fā),但毒力較弱、威脅較小,。
“按照‘條形碼’序列對病毒分類并不局限于Beta冠狀病毒,。”高山表示,,我們將其應用于甲型流感病毒分析,,結(jié)果與常規(guī)采用的血清型分類高度一致,該病毒的12個HA亞型和8個NA亞型各有一張一一對應的“條形碼”,。
高山強調(diào),,當前他們的研究主要基于對病毒基因組的生物信息學分析,仍需大量的生物學實驗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