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發(fā)布了“伏特臺風——美國情報機構針對美國國會和納稅人的合謀欺詐行動”報告,,報告中揭露了美國情報機構利用毫無事實依據(jù)的,,所謂“中國網絡攻擊威脅”的借口無底線抹黑中國,以此換取美國政府撥款的巨大丑聞,。
今年2月1日,,美國眾議院舉行了一場所謂“中國網絡攻擊威脅”的聽證會,該會議主要圍繞2023年5月被美國微軟公司披露的“伏特臺風”黑客組織展開討論,,微軟公司聲稱該黑客組織“具有中國政府支持背景”,,并稱其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發(fā)動了網絡攻擊并試圖進一步實施破壞,給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針對這一指控,,中國的聯(lián)合調查技術團隊進行了溯源分析后發(fā)現(xiàn),相關指控缺乏證據(jù),,純屬栽贓陷害,,目的就是為了打壓中國對外形象與發(fā)展。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高級工程師杜振華:伏特臺風組織的名稱來自于微軟公司,,微軟公司對所謂的具有國家支持背景的黑客組織,,有一套自己的命名體系。其中臺風這個別名,,實際上就是微軟公司所謂的具有中國國家支持背景的黑客組織的一個命名,。
據(jù)了解,2023年5月24日,,微軟公司發(fā)布《伏特臺風組織利用逃避檢測技術針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發(fā)動攻擊》的技術分析報告,,聲稱“伏特臺風”黑客組織為“具有中國政府支持背景”,緊接著“五眼聯(lián)盟”國家網絡安全主管部門公開援引該報告,,并進行大肆渲染,。針對報告中的指控,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第一時間聯(lián)合360數(shù)字安全集團成立技術團隊開展調查工作,,并形成“伏特臺風”溯源報告,。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高級工程師杜振華:微軟公司在報告里面附帶了很多的所謂感染指標,,感染指標其實就是哈希值,。這些哈希值我們可以想象成是一個惡意程序的編碼、唯一的編號,,通過對這些惡意程序的哈希值,,在公開的平臺上檢索最后發(fā)現(xiàn),有5個IP地址(關聯(lián)樣本)是最集中的,。這5個IP地址也與很多的安全事件有關系,,這些安全事件中就有一個(關于)叫Dark power,一個所謂的勒索病毒團伙一個分析報告有關系,,這個分析報告是誰做,?就是美國的ThreatMon,也叫威脅盟公司,。
聯(lián)合調查技術團隊發(fā)現(xiàn),,2023年4月11日,在美國威脅盟公司發(fā)布的《關于“暗黑力量”勒索病毒團伙研究報告》中顯示,,上述惡意程序樣本技術特征與一個名為“暗黑力量”的勒索病毒網絡犯罪團伙關聯(lián)程度密切,,這個犯罪團伙首次被發(fā)現(xiàn)攻擊活動時間為2023年1月,僅2023年3月全球范圍內就至少有10個以上的機構遭到該組織攻擊并被勒索,,所在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埃及、捷克,、土耳其,、以色列、秘魯、法國,、美國等,。
360數(shù)字安全集團網絡安全專家邊亮:除了對IP地址的分析之外,,我們對報告提到的惡意樣本也進行了分析,,該樣本主要使用了無文件攻擊,與傳統(tǒng)的病毒木馬不同,,攻擊載荷不需要寫入磁盤,,惡意代碼在內存當中執(zhí)行,重啟和關機就會消失,。樣本的功能只是針對用戶的文檔進行加密,、勒索索要贖金,所以我們認為這些樣本和對應的IP地址都指向了勒索病毒犯罪團伙,。
聯(lián)合調查技術團隊經過溯源分析認為,,微軟公司和“五眼聯(lián)盟”國家報告中提到的病毒程序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確的國家背景黑客組織行為特征,反而與勒索病毒網絡犯罪團伙的關聯(lián)程度更為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微軟公司和“五眼聯(lián)盟”國家僅憑受害單位和攻擊者的攻擊技戰(zhàn)術這些模糊的歸因因素,就把“伏特臺風”扣上所謂“中國政府支持背景黑客組織”的帽子,,這樣的做法是非常不嚴謹和不專業(yè)的,,其背后必然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網絡攻擊歸因是國際性難題需協(xié)同治理
據(jù)網絡安全專家介紹,,針對“伏特臺風”組織的歸因分析,美國的不同安全公司也有不同的觀點,,有的安全廠商認為它是一個僵尸網絡,,有的認為是APT(國家級黑客)組織,有的則認為是勒索病毒犯罪團伙,。一直以來,,網絡攻擊活動的歸因分析都是國際性難題,但是美國政府卻利用對他國網絡攻擊活動的歸因,,將自己塑造成被網絡攻擊的所謂“受害者”形象,,在博取國際輿論支持的同時,將其作為政治籌碼在國際爭端中向他國施壓,,進而謀求超額利益,。
據(jù)網絡安全專家介紹,針對黑客組織的歸因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攻擊者會通過各種手段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地理位置,,比如使用虛擬私人網絡(VPN)、跳板機以及通過劫持受感染的計算機作為中繼點來發(fā)起攻擊,這些都使得追蹤原始攻擊源變得極其困難,。
360數(shù)字安全集團網絡安全專家邊亮:另一個挑戰(zhàn)是,攻擊者可能會故意留下一些具有誤導性的線索,,他們可能會使用別國的語言,、符號、時間戳作為偽裝成其他黑客組織的特定行為模式,,以誤導調查人員,,因此對APT(國家背景黑客)組織的歸因,通常是在收集了大量數(shù)據(jù)之后,,基于權衡數(shù)據(jù)的可能性,,歸因通常也只是能達到一定程度的信任水平,想要做到絕對的確定性是非常困難的,。
美國棱鏡門事件相關報告提到,,美國NSA會入侵滲透國外資產,使用中間人劫持技術,,竊取他國工具,,實現(xiàn)干擾目的;美國CIA報告提到,,通過干擾嫁禍的方式,,以避免外國敵對情報組織、執(zhí)法,、事件響應,、逆向工程;“五眼聯(lián)盟”中的加拿大通信局在安全架構設計中提到,,通過相關欺騙技術,,使用假旗行動制造動蕩局面,改變對手感知,,干擾嫁禍給其他國家,;因此,對APT組織的歸因通常是基于權衡證據(jù)的可能性,,而不是絕對的黑白分明,。
近年來,中國公安機關偵破西北工業(yè)大學,、武漢地震監(jiān)測中心等多個機構被美國家安全局,、中央情報局網絡攻擊案件中表明,美國才是真正的"黑客帝國″,、″竊密帝國″,。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高級工程師杜振華:美國的NSA(美國國家安全局)包括CIA(美國中央情報局)都有過很多的網絡武器泄露事件,導致現(xiàn)在的網絡空間上出現(xiàn)了攻擊能力不斷增強的現(xiàn)狀,。這樣的現(xiàn)狀導致很多的網絡犯罪團伙實際上具備的攻擊能力是很強的,。
網絡安全專家介紹,目前網絡攻擊基本以跨境犯罪為主,,各國需要在國際刑警組織的框架下加強合作,,共同分享網絡犯罪的情報信息和協(xié)同治理,共同對抗網絡安全威脅,,而不是個別幾個國家搞小圈子,。
專訪外交部網絡事務協(xié)調員
針對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發(fā)布的報告,總臺央視記者專訪了外交部網絡事務協(xié)調員王磊,。王磊指出,,這份報告揭露了一個只要無底線抹黑中國,就能換取美國政府撥款的巨大丑聞,。
據(jù)溯源報告顯示,,2024年1月31日這個時間節(jié)點非常關鍵。按照美國相關法律,,總統(tǒng)必須在每年2月第一個周一,,也就是2024年2月5日前提交聯(lián)邦政府下一財年預算申請。在2024年3月11日拜登政府公布的2025財年預算申請文件中,,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網絡安全總預算和相關情報機構的網絡安全預算都得到了顯著增加,。由此,報告認為,,“伏特臺風”就是美國情報機構和反華政客針對美國國會和納稅人的一次合謀欺詐,。即:一方面通過操弄微軟等網絡安全企業(yè)捕風捉影,虛假敘事,,另一方面利用手中的行政權力大肆渲染“中國網絡攻擊威脅”,,欺騙美國國會不斷增加網絡安全預算。
外交部網絡事務協(xié)調員王磊:美國的高官信誓旦旦地宣稱,中國支持的黑客組織對關島的關鍵基礎設施進行了網絡攻擊,。針對這一指控,,報告揭露了一個重要的真相,得出了重要的結論,。這個所謂“伏特臺風”的真實面目是國際勒索軟件組織,。但是美方的網絡安全機構和企業(yè)勾連腐敗,對中國進行栽贓陷害,,在獲得部門和經濟利益的同時,,也為美國對華關系增添了非理性因素,。
王磊強調,在中美關系中,,網絡安全一直是一個重要且特殊的議題,。
外交部網絡事務協(xié)調員王磊:全世界都很奇怪,為什么最大的“黑客帝國”美國會隔三差五地炒作“中國黑客威脅論”,。今天發(fā)布的報告,,就為我們解開問題的真相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和參考。更令人關注的是,,在炒作“伏特臺風”期間,,美方首次把網絡安全與臺海局勢相聯(lián)系。我們的立場十分清楚,,我們反對美方利用網絡安全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對美方這種先制造議題,再借題發(fā)揮的真實意圖,,會保持警惕,。在臺灣問題上,打什么牌都是白費力氣,。
王磊表示,,保護關鍵基礎設施是各國共同關切,維護網絡空間的和平與穩(wěn)定符合中美和全球各國的共同利益,。
外交部網絡事務協(xié)調員王磊:作為一個大國,,希望美方能采取更嚴肅、更負責任的態(tài)度,,不要高估自己任意妄為單方面制定規(guī)則的“實力”,,更不應低估中方在平等的基礎上維護中美網絡關系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