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需求難以大幅上升的情況下,,2018年CPI上漲動力較弱,不存在顯著抬升物價的因素,?!苯煌ㄣy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2017年食品價格負增長,,2018年可能回正,。由于2016年以來工業(yè)領域產品價格顯著上漲,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從上游向中游傳導,、從生產資料向生活資料傳導,,可能2018年價格漲勢會從生產端向消費端轉移。因此,,預計2018年CPI呈上半年高,、下半年低的特點,高點出現(xiàn)在年中6月份和7月份,。
交通銀行分析指出,,隨著國內投資需求趨弱,對工業(yè)產品價格不存在拉高作用,,PPI應該不會大幅攀升,。前期價格上漲較大的上游產業(yè)難以進一步飆升走高,部分行業(yè)價格可能出現(xiàn)回調,。由于去產能工作持續(xù)推進,,環(huán)保限產力度加大,對產品價格形成支撐,,鋼鐵,、水泥等去產能力度較大的工業(yè)行業(yè)產品價格短期不會明顯回落,漲勢可能持續(xù),。價格漲勢從上游向中下游傳導,,中游和下游行業(yè)產品價格可能有階段性上行。因此,,未來PPI漲幅可能緩慢收窄,,但近期同比維持增長勢頭。
“我們初步預計,2018年PPI翹尾因素月平均為2.4%,,顯著低于2017年,,高點出現(xiàn)在1月份和6月份至8月份。綜合判斷,,預計2018年PPI平均漲幅為3.5%左右,,低于2017年?!眲W智說,。
新業(yè)態(tài)消費模式涌現(xiàn)——
價格運行結構性變化顯現(xiàn)
影響物價運行的因素很多,包括供給和需求狀況,、貨幣政策變化,、技術革新、消費結構轉型等,。近年來,,我國價格運行總體上表現(xiàn)平穩(wěn),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結構性的新變化,。
從CPI的內部結構看,,非食品價格對CPI的影響進一步加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食品價格在CPI構成成分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
2016年1月份起,國家統(tǒng)計局根據(jù)5年一次基期輪換的規(guī)則,,對CPI構成分類及相應權重作了調整,。其中,食品消費比重下降,,服務性消費結構上升,。從近兩年的情況看,隨著消費升級步伐的加快,,以及受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影響,,以服務為主的非食品價格對CPI的推動作用正在逐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