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飯必不可缺少的就是臘肉,。一般父親在年前的一個多月就開始準(zhǔn)備過冬的肉,,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稱上大幾十斤,?;丶覍⑷馇谐砷L條,打上孔,,撒上鹽進(jìn)行揉搓,,一層層碼好放入盆,每隔一兩天翻倒一次,,腌制七天,。待鹽入味,用細(xì)麻繩穿過孔去拗成圓圈打個結(jié),,滴干水,,再把肉掛在懸梁上開始漫長的煙熏過程。
和春聯(lián),、爆竹一樣,,在這個湘西北的小城里,臘肉已成了過年的符號,。每到臘月,,村莊農(nóng)家中,向陽的院子里掛起串串臘肉,;市井高樓里,,家家戶戶陽臺上曬起塊塊臘肉。一年又一年,,多少日子就這樣一如既往地延續(xù),。
臘肉的做法多種多樣,或燒,、或蒸,、或煮、或燉,、或煨,,或是主賓、或是配菜,,樣樣皆宜,。而父親最拿手的做法,是辣椒炒臘肉。先在鍋里淋上一層油,,將切成片的臘肉和青椒放在一起爆炒,,直到青椒皮變焦,臘肉片滲出黃燦燦的油,,臘肉顏色漸紫紅、肉質(zhì)漸焦脆,,辣中帶煙熏味,,再盛在大碗里,黃亮亮,,油閃閃,。
全家人圍坐在餐桌一起用餐,過年儀式正式揭開序幕,。香氣四溢的臘肉,、火辣辣的剁椒魚頭,熱氣騰騰的芋頭青菜……一個月的準(zhǔn)備,,只為這桌上的豐足,,桌上的飽滿。菜肴的名目,,是一家人的口味與習(xí)慣,,在時間的漏斗里流下來。正是房不在大,,人齊則暖,;菜不在貴,有心則珍,。這頓飯,,必然是吃得越慢越好,從天色暗黑吃到晨光熹微,,吃到天邊泛起魚肚白,,吃到日出東方,如此才能長長久久,,瑞意吉祥,。年與食物,濃縮了我們的生活,,承載著兒時簡單的歡喜和此時的濃情蜜意,。沒有過多的抒情和祝愿,杯來盞去間,,多少煩惱事,,都付了笑談中。
自十八歲離家去異鄉(xiāng)求學(xué),,到二十六歲定居北方工作,,從前熟悉平常的一日三餐變成了奢侈的念想,。父母成全我的每一次選擇,只將羞于表達(dá)的愛和惦記,,藏在每次歸家后豐盛的餐桌上和行囊里,。春節(jié)在家七日,他們的愛意太深,,嫌時間太短,,把各種好吃的輪番端上,盡力要將我在外所受到的“饑寒苦”通通彌補(bǔ)上,,不吃到“胖若兩人”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