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極內(nèi)陸1月1日電(記者劉詩平)在迎來2019年的跨年夜,很多普通的中國人在溫暖的家中歡聚,,但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昆侖隊的隊員卻在寒冷的南極為修車而忙碌,。
當?shù)貢r間2018年12月31日早8時至晚18時30分,搭乘5輛雪地車的16名昆侖隊隊員又在南極冰蓋上向中國南極昆侖站行進了100公里,,進入海拔超過3000米的南極高原地區(qū),。
其間,車隊經(jīng)過了長約30公里,、有“鬼見愁”路段之稱的冰丘密集區(qū),。積雪外加冰丘,行車十分困難,,路上顛簸不斷,。用坐在頭車車斗里的考察隊員吳文博的話說:“車上下左右地顛,人前后左右地晃,,好像一刻也沒有停止,。”
到達扎營地后,,機械師們對車輛進行了例行檢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一輛帶吊車的卡特車減震器已被震壞,。9天前,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的一輛卡特車就曾出現(xiàn)過減震器損壞的情況,。
“沒想到這次帶吊車的卡特車的減震器也給震壞了,。因為‘鬼見愁’冰丘密集區(qū)過于顛簸,即使減震器壞了,,駕駛員也不易感覺到,。”機械師王燾說,。
“顛簸的情況每年都不一樣,,今年‘鬼見愁’的冰丘比往年更加密集,,車輛在這種顛簸的冰雪路面行駛,,減震器遭到損壞屬正常情況,”第5次前往昆侖站的機械師沈守明說,,當天上午的冰丘密集區(qū)不好走,,下午的路段也同樣難行,冰雪路面坑坑洼洼,,而且是軟雪,,車跑不起來,還顛簸得厲害,。
勞累了一天的機械師們,,在高原寒冷的跨年夜,不得不繼續(xù)忙碌,,立即動手修車,。
與9天前的修車相比,這次機械師少了,,替代的橡膠等配件少了,,進入高海拔地區(qū)后大氣中的氧含量少了,夜晚的溫度更低了,。
當晚,,營地生活艙成了臨時的加工車間。機械師們和其他一些隊員聚集在這里,,加工新的減震器,。由于上次修車時已用掉了一些替代橡膠,這次找替代橡膠時便多費了些勁,。
新華社南極內(nèi)陸12月23日電 特寫:南極“白夜”修車記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22日晚九點半,,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兩支內(nèi)陸隊——泰山隊與昆侖隊的最后一輛卡特雪地車順利到達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