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1月17日電(記者王瑩,、于也童)“吞云吐霧”的蒸汽機車,,需要兩人上下往復才能運行的手動軌道平板車,,還有銹跡斑駁的機車號牌……這些極具時代特征的展品陳列于遼寧省調兵山市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17日,,適逢遼寧(鐵嶺)第十二屆蒸汽機車旅游推廣季開幕,,大量游人流連于此。
走進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一臺碩大的蒸汽機車,,還有幾個巨大的火車輪,這幾個火車輪組成的動輪傳動模型借助于聲,、光,、電,可以生動演示蒸汽機車運行時的工作狀態(tài),。
在展覽區(qū),,一列車身上水柜兩側鑲嵌金屬龍形圖案的蒸汽機車格外引人注目?!斑@是一臺機車模型,。”鐵煤蒸汽機車博物館館長劉春山說,,“它的原型是1881年運行于中國第一條準軌鐵路唐胥鐵路上的‘中國火箭號’,,因為車身上的龍形標志,它還有‘龍?zhí)枴Q,。這臺機車退役后曾存放于北京府右街交通陳列館,,后來很可惜不知去向了?!?/p>
在展覽館,,游人可以近距離觀看蒸汽機車,可以登進駕駛室里體驗,,也可以試駕手動軌道平板車,,消除了距離感。在博物館的陳列館中,,陳列著21臺當今世界上僅存不多且能正常運行的多種型號蒸汽機車,,很多攝影愛好者在這里拍照留念。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一臺型號為SY1772的蒸汽機車緩緩向博物館附近的天橋駛來,。“這臺SY1772蒸汽機車,,是我國生產(chǎn)制造的最后一臺蒸汽機車,,現(xiàn)在也陳列在博物館中,經(jīng)過30多年的風雨洗滌,它還能跑得動,?!庇兄?0多年駕駛蒸汽機車經(jīng)驗的司機閻石告訴記者。
“早年間,,鐵路運輸以貨物為主,,所以大多使用蒸汽機車,改革開放后,,人員流動變大,,火車成了主要交通工具。40年來,,從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再到動車,、高鐵,,鐵路運輸進入了‘日行千里’的時代,人們的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劉春山說,,“雖然蒸汽機車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它逐漸演變成一種符號,它承載著一代人工作,、生活的回憶,,也是中國鐵路發(fā)展的見證者?!?/p>
> 央視網(wǎng)消息 “穩(wěn)當不?前面開車的是我外孫子,。我也是火車司機,,我那會兒開蒸汽機車……”生性沉穩(wěn)的父親坐在外孫子開的高鐵上,忽然“高調”起來,,主動和其他旅客搭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