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來到監(jiān)測站,,不大的小院里一座二層小樓,小狗聰聰朝記者汪汪地叫,。搬完補給,,夜幕已降臨,薛海波壓了面條,做了西紅柿雞蛋鹵,,大家就著蒜瓣吃了起來。
五個人與記者團坐,,打開了話匣子:千里巖每年有100多天大霧,,最難熬的是夏天,高溫高濕,,有時連續(xù)一個月大霧,,能擰出水的被褥沒法曬,。米面帶再多也沒用,時間一長就發(fā)霉長毛,。著名的千里巖“三多”:蒼蠅,、蚊子和小咬,更讓他們頭疼,。
“千里巖蒼蠅都咬人,,而且特別多,打一次藥能掃半簸箕,?!避嚭澜苷f,“更可怕的是小咬,,蚊帳隔不住,。有些同事皮膚過敏,第二年才消腫,。不過挨幾年,,咬多了就不怕了,可能有抗體了,?!?/p>
三伏酷暑,蠅蚊在外,,門窗萬不能開,,他們就往地上潑涼水,席地而睡,?!坝袝r冷凍一些瓶裝水放在身邊降溫,其實沒多大用,,心里邊能涼快一點,。”姜文凱說,。
不過,,對千里巖人來說,現(xiàn)在的守島生活,,雖然和陸地生活相比還是很艱苦,,但與建站之初相比,已改善了太多,。
以發(fā)電為例,,很長一段時間站上沒電,晚上點煤油燈。而今,,從柴油發(fā)電機到10千瓦光伏發(fā)電設(shè)備再到20千瓦,,除了陰天下雨,站上所有用電需求基本都能滿足,,特別是夏天還可以使用空調(diào),,這成了千里巖人酷暑生活的最大福祉。
薛海波告訴記者,,監(jiān)測站是2007年搬進這座二層小樓的,,一樓辦公,二樓住人,。此前,,監(jiān)測站是平房,由于夏天太潮濕,,地上都長青苔,。“以前我們喝雨水,,因為候鳥遷徙經(jīng)過千里巖,,鳥糞經(jīng)常落在蓄水池,,我們常鬧肚子?,F(xiàn)在都是從船上補給淡水,還有了凈水設(shè)備,?!?/p>
與艱苦的生活條件相比,更為難耐的是寂寞,。
監(jiān)測站最早隔半年甚至一年才輪換人員,現(xiàn)在每月輪換,,常因船期而延長至四五十天,。特殊的工作環(huán)境,讓監(jiān)測站面臨招人難的問題,。目前站上只有8人,,每班3人,每人每年要在1平方公里的孤島值守六七個月,,與他們相伴的只有維護燈塔的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