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題:心中,奔馳著創(chuàng)新之“芯”——記北汽新能源試制車間裝調組組長張洪超
新華社記者張驍 張超
今天,,人們不時可見帶有“北”字標志的新能源車從身邊掠過,。這是中國電動汽車品牌發(fā)展引領者。
作為新能源車研發(f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試制車裝調是讓工程師“圖紙變現實”的關鍵崗位,。在北汽新能源試制車間,,有一名“大國工匠”,他就是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的北汽新能源試制車間裝調組組長張洪超,。
“犟勁兒”:不達目的不罷休
記者面前的張洪超平和樸實,,但在工作中,他以“犟勁兒”著稱,。
有一次,一輛試制車的VCU整車控制器總出故障,,“十幾個專業(yè)工程師干著急,都說自己的設計沒問題,,張洪超聽完沒作聲,,直接把VCU拆回了家?!蓖聟强×私?,張洪超竟然要來了VCU設備的全部線路圖和原理圖,拿著放大鏡熬夜找故障,。VCU上有成千上萬個電路針腳,,設計工藝非常復雜,張洪超最終用了2天時間,,確定故障是2個針腳焊接失誤導致,。
張洪超的徒弟梁超從師傅身上看到,想要解決疑難雜癥,,必須有過硬的技術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決心,。
在新能源車迭代升級過程中,常會遺留一批成本高昂的閑置電池,。張洪超專門研制了針對閑置電池的可移動充放電設備,,不僅可以有效預防電池自燃等安全事故,還能使電池得到及時養(yǎng)護,。他還利用廢舊材料制作了4門玻璃升降檢驗器,使裝車速度大幅提高,,為公司省下了外購設備成本,。
創(chuàng)新引領:普通工人成首席技師
新能源車是新生事物,每個小的進步都可能成為行業(yè)的一大步,。早期的新能源車必須拆掉充電機才能充電,,張洪超提出的集成式充電機設計,,如今成為新能源車的標配。
新華社沈陽12月26日電(記者 石慶偉)一臺臺施工機械在平整土地,、夯土打樁……隆冬時節(jié),,記者在沈陽市鐵西區(qū)華晨寶馬新廠區(qū)工地上,看到一派火熱建設場景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30日電(記者杜剛)剛剛過去的2018年,,新疆新能源限電“緊箍咒”松動,,光伏和風力發(fā)電量均有兩位數增長,棄風棄光率同比下降超過6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