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6月6日電(記者薛欽峰)走進吉林省公主嶺市玻璃城子鎮(zhèn)重興村,,村路旁綠樹成蔭,干凈整潔,,這里便是抗日英雄馬占山的出生地,。村頭的水泥路邊立著一塊石碑,記載著馬占山的生平事跡,。前些年,富裕起來的村民與當地政府共同籌資修建了8.3公里的通村路,,并將其命名為將軍路,,以此紀念馬占山的愛國主義精神,。
馬占山,,1885年生于吉林懷德。1907年,,馬占山入奉軍第六騎兵旅,因作戰(zhàn)勇敢,于1929年被張學良任命為黑龍江省騎兵總指揮,,1930年任黑河警備司令,。
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馬占山臨危受命任黑龍江省政府代主席兼軍事總指揮。他說:“我馬占山到省,,不是坐享其成,,混日子來了。守土有責是本人的天職,,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我馬占山定為國家爭國格,,為民族爭人格,,必與日本一拼,?!?/p>
日軍打算通過嫩江大橋向北進犯當時的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進而占領全省,。為防止敵軍通過大橋,,馬占山派駐軍燒毀嫩江大橋橋面并毀壞3個橋孔,。日軍在飛機,、大炮和裝甲的掩護下,,出動4000多人,,向嫩江大橋發(fā)起進攻,。中國守軍奮起還擊,江橋戰(zhàn)役正式打響,。
中國軍隊在嫩江大橋及其附近與日軍展開殊死拼殺,。馬占山調兵遣將,,親臨前線指揮,,擊退敵人的一次次進攻。這次戰(zhàn)斗,,日軍共損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變以來受到的首次重挫,。
江橋抗戰(zhàn)打響了武裝抗擊日本侵略的第一槍,激發(fā)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馬占山將軍“為國家爭國格,,為民族爭人格”的精神,,奮起抵抗并重創(chuàng)入侵之敵的壯舉,,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抗日運動的高漲。
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馬占山任東北挺進軍總司令,,組建騎兵勁旅,鏖戰(zhàn)西北疆場,,與日軍苦戰(zhàn)。在西北疆場,,馬占山率領的東北挺進軍始終與八路軍協同作戰(zhàn),。挺進軍的有效堅守和伺機主動出擊,,使敵人始終未能渡過黃河一步,為保衛(wèi)大西北和陜甘寧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