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哈爾濱7月30日消息(記者喬仁慧)7月30日下午,,隨著十組千斤頂?shù)耐酵七M,重達7800噸的框構橋體準確入位,,標志著牡佳高鐵最難下穿工程—米廠路下穿框構橋順利貫通,,為牡佳高鐵后續(xù)的全線鋪軌奠定基礎,。
牡佳高鐵線路全長約372公里,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wǎng)規(guī)劃》的主要建設項目和國家“十三五”規(guī)劃的鐵路工程項目,,也是目前黑龍江省境內(nèi)最長高鐵線,。牡佳高鐵全線設牡丹江、樺林東,、林口南,、雞西西、七臺河西,、樺南東,、雙鴨山西、佳木斯等8座車站,,預計2021年末投入運營,。
牡佳高鐵米廠路下穿工程于2017年7月開工建設,同時貫穿牡佳高鐵,、圖佳鐵路等5條鐵路正線,。是為了方便市區(qū)居民出行,保證高鐵運行安全而特別設計建造的一個下穿型橋梁,,其設計思路是取消地面鐵路道口,,而是將既有鐵道線路架空,在下方構建一個框型橋體,,高鐵在橋上運行,,行人及汽車車輛可在橋下通過,既保證線路上高鐵的運行安全又方便群眾出行,。
據(jù)中鐵二十二局牡丹江米廠路下穿工程項目負責人張志永介紹,,“牡佳高鐵全線地處中國高寒地帶,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36攝氏度,,下穿施工中面臨防凍漲,、防雪害等諸多難題,特別是下穿工程主體巨大,,全長640米,,寬22米,重7800噸,,又與既有五條鐵路正線有一定角度,,因此,在設計上采用菱形鋼筋混凝土框構橋,,增加橋體堅固程度,。同時采用南北兩側對向頂進安裝的方式,保證安裝的平穩(wěn),、安全,,但整體施工難度和安全風險系數(shù),,在全國同類下穿施工中實屬罕見?!?/p>
為保證五條鐵路正線的行車安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成立技術攻關小組,,邀請國內(nèi)橋涵,、路基等相關專家現(xiàn)場踏勘,最終決定在鐵路線兩側利用經(jīng)驗成熟的“工字鋼”縱橫梁法對線路進行加固,,通過科學規(guī)范的精密計算,,首次在高寒地區(qū)框構施工中運用“頂推法”,設置10處頂進點,,使用10臺大型液壓千斤頂,,將框構橋準確推進至指定位置。
由于地形限制,,整個推進過程是呈曲線推進,,給作業(yè)帶來極大難度,施工方以“毫米”速度逐步推進,,安全準確地完成了下穿工程的貫通,,為下一步牡佳高鐵全線鋪軌創(chuàng)造了條件。
高鐵乘客買短乘長 今年五一假期,,一則“很多買到火車票的人上不了車,,原因竟是其他乘客‘買短乘長’導致火車超載”的消息頗受關注,國內(nèi)行之已久的“買短乘長”慣例再度引發(fā)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