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很累,,但是心里很充實,,我終于發(fā)揮所長,,來到最需要我的病人身旁,。
黃鳳在處理工作 新華網(wǎng) 發(fā)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客觀條件限制,,病人的所有照護工作都需要護士來完成,。我們既是護士,也是護工,,還是“家屬”和“心理開導師”,。
在我們組,中班護士每個人需要負責6-8張床位,絕大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很多嚴重低氧,,需要使用有創(chuàng)呼吸機的無創(chuàng)模式來幫助患者維持呼吸。要護士做的也比較多,,除了要給患者靜脈補液,、推針、測血糖,、呼吸機導管護理外,,由于病區(qū)內(nèi)沒有護工,因此病人的生活護理也均需護士完成,。
病房里有個31歲的女患者,,每每想起她4歲的女兒就雙眼閃著淚珠,情緒低落,?!拔乙灿袀€女兒,今年13歲,,正處在青春期,,像個小刺猬一樣,很難管理呀,?!睘榱耸婢忂@位患者的情緒,換藥時我和她聊起了家常:“等你康復了,,可以帶著孩子去上海玩,,到時我給你寫份攻略,當然我也可以陪著你們一起……”這個時候,,我們不是護士和患者,,而是兩個寶媽在聊育兒經(jīng)驗、出游攻略……漸漸,,她情緒好多了,,臉上洋溢著微笑和期盼,似乎忘記了病痛,。
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大家可以摘掉口罩,、大口呼吸,,回歸自己正常的生活。
進入病房后,,我也遇到了一些小“尷尬”,。工作節(jié)奏越來越快,,為了避免浪費物資也減少穿脫隔離衣可能造成的污染,到武漢后的前幾天,,我工作時間全程沒有離開過病區(qū),。后來覺得上廁所也是“負擔”,于是利用休息時間購買了成人紙尿褲,,畢竟需要長時間不離開工作崗位,,穿上紙尿褲也好“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