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平谷家家有桃,戶戶飄香,。在馬坊鎮(zhèn)梨羊村,,80歲的查露寬一早和老伴摘了幾百斤桃,騎著三輪車來售賣,。查露寬種了20畝桃,,桃子收獲時節(jié),他一天最多能賣一千多斤桃,??恐N桃,老兩口一年能有近20萬元收入,,這一切多虧了村里的綠養(yǎng)道合作社,。10多年來,農戶,、合作社,、電商平臺、物流運輸,,互聯(lián)網和農業(yè)的結合,,讓平谷大桃以最快的速度出現(xiàn)在了全國消費者的果籃里。
80歲的查露寬在桃園,??恐N平谷大桃,他和老伴一年有近20萬收入,。張慧明攝
梨羊村綠養(yǎng)道合作社帶著村民從路邊攤轉到線上銷售,,從普通桃子種到了蟠桃、彩虹油蟠,。平谷大桃聲名遠揚,,平谷區(qū)走出了一個一個新電商村,種桃村民也邁上了致富之路,合作社也被平谷區(qū)商務局認定為平谷十佳電商,。
合作社+農戶種平谷大桃年入20萬
2006年,,畢業(yè)于中國農業(yè)大學的楊欣聞作為梨羊村第一任大學生村官上任了。
當時,,農戶種出來的桃只能擺攤賣,,或等販子來收。桃子的品種也很普通,,便宜時一斤只能賣3毛錢,,農民一年的收入不過幾千元。
楊欣聞開始琢磨如何擴大銷路,。2010年,,他找人合伙成立了綠養(yǎng)道合作社,探索“互聯(lián)網+農業(yè)”的可能性,,開始嘗試在線上賣桃,。
起步期訂單寥寥,更大的麻煩是,,沒有快遞公司愿意接收生鮮產品,。那時他們的店鋪每天平均有兩三單,沒辦法,,楊欣聞和幾個同伴帶著小推車坐公交車,,去北京市里送貨。一趟來回就是大半天,,賺少虧多,。
就這樣堅持了一年?!皬牡诙觊_始,,我們找快遞公司,承諾壞了包賠,?!边@樣,快遞公司陸續(xù)開始收件,。但問題一茬接一茬,,“當時我們也沒倉庫和冷庫,直接在地里摘,,碰到下雨天就摘不了桃。2012年才投資建了倉庫和冷庫,?!?/p>
到了2019年,情況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入駐拼多多后,,楊欣聞發(fā)現(xiàn),,平臺上的流量很大。經過兩年多的經營,,綠養(yǎng)道旗艦店排到了品質排行榜第一名,。
有了這個標簽,更不愁賣貨了,?!拔覀兤綍r對外宣傳得很少,但因為好的品質和口碑,,很多用戶選擇我們,。有一個客戶,一年買桃能花一萬多塊錢,,我們的復購率很高,。”
之所以能夠保證品質,,除了平谷大桃本身質量過硬外,,合作社的篩選把關和高效運作也是重要憑借。
張金貴今年25歲,,是合作社的采購員,。他每天早上去各村采購桃子,符合標準的采購上來,,質量稍差的村民會另作加工處理,。
合作社成員在卸采購回來的桃子。張慧明攝
綠養(yǎng)道是商家,,但又不完全是普通的商家,,他們還深度參與到當?shù)剞r業(yè)產研實踐中。
早年,,當?shù)刂环N普通的桃子,,但很多人對桃毛過敏,嚴重影響桃的受眾范圍,。后來,,合作社帶領農戶開發(fā)新品種,不帶桃毛,,甜度,、口感都提升了的蟠桃、油桃也被廣泛接受,。
云南人楊欣聞怎么也沒想到,,一份任期三年的村官工作,讓他和平谷大地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一待就是16年,?!拔覍W的是農學,喜歡農業(yè),,也喜歡這里淳樸的農民和舒適的生活節(jié)奏,。”
大學生村官楊欣聞,。張慧明攝
電商村多品類全面開花
種桃有淡旺季,,一到冬天,農戶沒活干了,,合作社養(yǎng)著團隊,,也不能閑著。
云南基地和內蒙古基地建設完畢,,合作社又開發(fā)出了與桃樹完美搭配的赤松茸,。
桃樹每年要剪枝,為了環(huán)保,,樹枝現(xiàn)在不能焚燒,,反而變成了一大負擔?!拔覀冄芯堪l(fā)現(xiàn),,把剪下來的樹枝粉碎、發(fā)酵,,可以做成生長蘑菇的料,,尤其適合種赤松茸?!?/p>
如今,,赤松茸和桃樹套種已成當?shù)亓餍械淖龇ǎ鍪招б婷黠@,。農戶種桃一畝地年收入1萬塊錢,,種赤松茸還能收入1萬元,時間也可以完美匹配,。每年中秋后與桃相關的活就干完了,,正好種赤松茸。
此外,,綠養(yǎng)道合作社還開始實驗玉米新品種,,最終研發(fā)出水果玉米,可以直接當水果生吃,,甜度達27.4,,營養(yǎng)價值也高,。水果玉米今年已上市,市場反饋很好,,合作社計劃明年大面積種植。
所有的新品類開發(fā)采用的都是合作社加農戶的模式,,“我們合作社研發(fā)出來后,,自己會種一部分,同時把種子分給農戶種,,成熟后他們再把產品送過來,。”
水果是應季產品,,遇上集中上市,,合作社就參加線上的秒殺或萬人團等活動,快速把應季水果賣出去,。
郵政快遞每天都來收貨,,合作社平均一天出單2000-3000箱。張慧明攝
目前綠養(yǎng)道全年線上的銷量有1000多萬單,,平均一天出單2000-3000箱,。合作社與果農達成了長期供應合作的模式,省去了中間交易成本,,村里的產業(yè)柔韌度變強,。
疫情暴發(fā)以來,合作社通過線上銷售,,幫助周圍300多戶桃農銷售大桃共計1500多噸,,產值達到3000萬元,帶動農民戶均增收20%以上,。
帶動就業(yè)振興鄉(xiāng)村產業(yè)升級挑起大梁
高春霞今年57歲,,在合作社倉庫打包分揀已經四年了?!拔壹矣幸粋€不到兩畝地的大棚,,每年5月,大棚里的桃就賣完了,,我就來這邊兼職,,選果和裝箱,挑出去壞果,,把桃按照大小分出等級來,,對應裝箱?!?/p>
當?shù)剞r戶根據(jù)桃子大小對應分揀裝箱,。張慧明攝
高春霞每天早上7點開始干活,,裝七八個小時,一小時15元,,一個月能收入三千多元,。這項工作能從每年5月做到10月份,算下來也能收入近2萬元,。
兼職結束,,高春霞回去經營自家大棚,除管理桃樹,,她還套種生菜,。一個棚的桃樹能收入3萬多元?!耙荒甑筋^都不閑著,,都能賺錢?!备叽合颊f,。
這是高春霞的一年,也是附近村民年年重復的日子,。
合作社現(xiàn)有全職員工20多人,,負責分揀、打包的都是附近的農戶,,每天至少有20人,,到旺季,分揀打包的村民更多達上百人,。合作社也跟大學農學院合作,,給農學專業(yè)大學生提供實踐基地。
楊欣聞說,,附近村子里兩到三口人的家庭,,種桃每年能收入15萬-20萬元,還有幾萬元兼職收入,。
多年實踐讓楊欣聞意識到,,農業(yè)產業(yè)要升級,鄉(xiāng)村要振興,,還是要靠新的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以前我們只能顧及北京周邊,,現(xiàn)在能到全國各地,。”
另一方面,,研發(fā)新品種,,提高土地利用率,,產值才能上來。2022年,,綠養(yǎng)道合作社又加大研發(fā)力度,,成立了博士農場。目前,,博士農場正在研發(fā)以桃樹枝為原料提取的木醋液,。木醋液今年已經在水果玉米上看到了成效,未來會在更大范圍試驗,。
當?shù)靥剿鞯暮献魃缒J剑瑒?chuàng)收效果顯著,。前兩年合作社的銷售額大概在1000萬左右,,今年加上玉米、赤松茸,,能達到1500萬-2000萬元,。
如今的梨羊村,家家豐衣足食,,村民們不用背井離鄉(xiāng),,就能有豐裕的生活?;ヂ?lián)網助力農業(yè)升級,,平谷貢獻了最生動的案例。
新京報記者曹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