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亞洲:從釣魚島問題看中日關系
中日關系,既是周邊問題,,又是大國關系,。把釣魚島問題當成當前中日關系的重點和焦點問題,是戰(zhàn)略誤判,。認為非重點問題就不會影響國家安全和改革開放進程,,同樣也是戰(zhàn)略誤判。
大勢
不能孤立地看待釣魚島問題,,也不能孤立地看待中日交惡問題,,要把這一切放在國際格局的大視野中去看。
一,、全世界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國崛起,,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快速崛起不適應,、不包容,,甚至不接受。新世紀以來,,美國已視中國為其全球霸權的主要挑戰(zhàn)者,。日本向來自詡為“亞洲領頭雁”,但GDP現(xiàn)已被中國超越,。這一變化使日本備感失落,,受到刺激。所以它一改在國際問題上不事張揚的套路,,一反常態(tài)地跳出來,,挑戰(zhàn)中國。
二,、中國面對的一切國際問題背后都有美國的影子,。根據(jù)叢林法則,“老大”是不允許“老二”好好過日子的,,因為,,“老大”一直十分擔心“老二”時刻可能取代自己的地位。美國人很有戰(zhàn)略眼光,,不僅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時就布局了日本這個戰(zhàn)略棋子,,而且,,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在我們周邊晃悠,,尤其是最近,。中國與日本的關系處于歷史最低點,這當然是日本造成的,。與東盟關系因為南海糾紛和美國使用其影響力分化東盟而造成緊張,;中美關系日趨轉(zhuǎn)向一種戰(zhàn)略性對抗關系。
三,、中日對立,,絕非只因歷史舊怨。當今世界,,各種爭斗,,爭的是國家、民族,、政權的生存權,。美國跟我們爭的,是這個,;日本跟我們爭的,也是這個,。只不過日本的訴求,、格局比美國小而已。從這個角度看,,中日兩國遲早要發(fā)生一場對抗和危機,,即使不在釣魚島,也會在其他方面,。
四,、兩千多年的中日交往,兩國基本是“強弱型”關系,,從古代到近代是中國強日本弱,,日本學習中國。1868年日本走上明治維新道路后,,日本強中國弱,,日本反過來侵略中國。而隨著中國崛起的步伐加快,,中日將第一次面臨“強強型”關系,。如何處理好這一全新的關系,兩國都不適應,。過去二十年是日本衰落的二十年,,卻是中國快速發(fā)展的二十年,,日本社會對中國崛起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成為日本右翼渲染“中國威脅論”的土壤。這就注定了兩國關系必然會出現(xiàn)較大的波折,,當然也預示著調(diào)整和轉(zhuǎn)機的到來,。
五、日本對中國的態(tài)度和舉措,,既是其國家利益的需要,,也是意識形態(tài)的必然。日本以釣魚島之事向中國發(fā)難,,有日本與中國爭奪東北亞及太平洋主導權的戰(zhàn)略考量,,更不能排除是利用外部壓力,促變中國國內(nèi)思潮的政治設計,。1986年,,日本東京大學的教授就給日本官房長官建議說,中國的崛起擋不住,,但有一個辦法可以暫時摁住,,就是讓中國分裂。
六,、冷戰(zhàn)時期中日友好,,是對抗蘇聯(lián)的需要。冷戰(zhàn)后中日友好,,有弱化美日同盟,、牽制美國的考慮。兩個歷史階段中,,美國都是重要角色,。中、日為鄰,,永遠無法改變,。中、美兩國作為影響世界的大國地位,,也永遠無法改變,。能夠改變的是關系。目前,,美國從歷史和自身利益出發(fā),,需要日本和中國斗,卻不允許日本勝,,更不要說全勝,。美日關系更復雜,對日本來說,,美國既是對手,,又是“恩人”,。美國既是日本安全的有效保衛(wèi)者,又是日本成為世界大國的最大障礙,。美國利用日本,,日本也利用美國。歷史上給日本造成最大傷害的是美國,,給美國造成最大傷害的也恰恰是日本,。同時,美國主控著日本再軍事化的步幅,,也決定著日本對中國強硬到什么態(tài)度,。日本國家戰(zhàn)略既受到美國的強烈影響,又有想擺脫這種影響的強烈傾向,。單憑日本自身之力很難戰(zhàn)勝中國,,美日同盟則有可能。中國崛起,,是中國在尋求突破,。日本挑事,也在尋求突破,,它想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中、日都想破局,,但都被美國限制著,。中、日,、美三國原有一個戰(zhàn)略平衡,這個戰(zhàn)略平衡被中國快速崛起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