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周女士在涼山某家具城舉辦“購家具全額返款”活動期間訂購了2.3萬元的家具,,商家承諾每月返款345元直至返還全部價款,,然而幾個月后,,商家開始拖延返款,,最后竟不知所蹤,。和周女士一同落入這個“免費陷阱”的還有35名消費者,,涉案金額高達50萬元,。
這是四川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以下簡稱“四川消委”)近日曝光的一起典型案例,。四川消委提醒消費者,“全額返款”“免費送”近年來成為一種新的促銷模式,,部分經營者利用這種方式吸引消費者,,卻在合同中設置消費陷阱,導致經營者的承諾成為“空頭支票”,,消費者維權也陷入困境,,甚至出現(xiàn)信用方面的風險。
“免費領”變“貸款買”
據(jù)四川消委副秘書長肖勇介紹,,近期,,在四川南充、德陽,、涼山等地陸續(xù)發(fā)生了多起類似的“免費餡餅變陷阱”的典型案例,。
今年2月13日,德陽市消委會接到30余名消費者投訴,,稱今年1月份以來,,德陽某通訊經營部在廣告中宣稱“參與分享活動免費領手機”,吸引了消費者前來參與活動,,后因承諾的返還金額不能兌現(xiàn),,消費者需自行承擔所購手機分期貸款,免費領手機變成了貸款買手機,。
經調查,,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了三種可選擇的參與方式:一是消費者先購手機并分期15個月還手機款,如果能每月帶一位消費者購買手機或參加分期購機活動,,那么當月的分期手機款由經營者承擔,,否則由消費者自行承擔;二是消費者預先繳納2800元的保證金,,分期15個月還手機款,,每月發(fā)展一位有效客戶參與此項活動,,則返現(xiàn)三個月分期還款金額給消費者,如果未發(fā)展有效客戶則須按時還款并結清分期應還金額,,店方返還保證金,;三是消費者分期15個月還款,消費者須發(fā)展5位客戶參與該活動,,由小額貸款平臺每日返現(xiàn)給消費者,。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消費者通過分期貸款消費的手機價格高于市場價格15%以上,,消費者實際多支付了1400元左右的成本,。經營者宣稱的免費領手機活動,實際上是通過讓消費者現(xiàn)場辦理手機貸款消費,,并以介紹客戶平臺才返現(xiàn)為附加條件,,作為充抵分期還款金額的方式誘導貸款消費,一旦平臺返現(xiàn)無法兌現(xiàn),,消費者介紹客戶未達到協(xié)議要求,,那么消費者應承擔貸款的利息和本金,所謂的免費活動便化為泡影,,同時消費者還將面臨個人信用評價被降低的風險,。
無獨有偶,南充市消委會也調處了一起在校園內以提供推銷幫助還款為由,,吸引學生分期貸款高價購買筆記本電腦等,,讓學生承受高額利息的校園貸糾紛。
“餡餅”暗藏四重風險
“天上掉下的餡餅必然隱藏著不可預知的風險,?!彼拇ㄏ貢L肖向榮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這些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是免費領取商品難兌現(xiàn),,雙方權利不對等的風險。經營者宣稱的免費領取商品,,實際上是將高于市場價格的商品或者服務,,以附加條件的形式銷售給消費者以轉嫁自身的經營成本。在南充的校園貸糾紛中,,學生支付的價格比市場價平均高出1500元以上,,德陽的“免費領手機”、涼山的“家具款全返”等案例中,,商家所銷售的商品價格往往高于市場同類商品價格,。同時,協(xié)議中還約定了消費者購買商品后,,不能退貨等許多不合理條款,。如果遇到商品質量問題,,即使符合法定退貨條件,消費者也不能按照“三包”規(guī)定進行維權,,從而免除了經營者責任,。
其次,約定不明成隱患,,貸款消費藏風險,。消費者辦理分期貸款購買商品,便與小額貸款平臺構成了借貸合同關系,,消費者應承擔的貸款金額,、貸款利率、違約責任往往由該平臺單方面約定,。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消費者貸款購買商品的價格往往都高于該商品的市場價格、貸款利率高于商業(yè)銀行同期利率,,從而產生了加重消費者負擔的風險?!耙坏┫M者違約,,未按期還款,還將面臨個人信譽損失風險,,影響今后的個人信用評價,。”肖向榮說,。
再次是協(xié)議規(guī)則迷霧重重,,平臺返現(xiàn)隨時終止的風險。消費者如果參加小額貸款平臺返現(xiàn)活動,,也將面臨返現(xiàn)隨時終止的風險,。一是平臺返現(xiàn)一般未明確約定每月返現(xiàn)數(shù)額和返現(xiàn)期限,一旦平臺未及時返現(xiàn)或者返現(xiàn)數(shù)額不足以償還貸款,,消費者必須自掏腰包還貸,;二是平臺的存續(xù)時間具有不確定性,平臺方時常以系統(tǒng)維護為由關閉平臺,,即使消費者符合平臺返現(xiàn)的要求,,也會面臨平臺關閉“跑路”,無法返現(xiàn)的局面,。
此外,,消費者還需面對“全額返現(xiàn)”未兌現(xiàn),商家跑路維權難的風險,。全額返現(xiàn)模式須以經營者有足夠的資金周轉為前提,,其本質上是通過后人的消費來支付前人的返現(xiàn),,這好比擊鼓傳花游戲,一旦無人參與此類活動,,經營者在“免費領取”“全額返款”活動光環(huán)下所作出的承諾就成為“空頭支票”,,經營者通過誘惑誤導、虛假宣傳,、暗設陷阱的真面目就會露餡,,特別是當經營者資金鏈斷裂或卷款潛逃時,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就難以保障,。
慎重理性面對“免費”
肖向榮說,,消費者參與這類“全額返款”“免費送”活動都是有條件的,要么要求消費者先辦理消費貸款,,且貸款利率一般高于銀行利率,;要么要求消費者加入小額貸款平臺,在指定時間內成功介紹一定數(shù)量且符合條件的“客戶”參與此類活動,。如果消費者不滿足上述條件,,則不能參與免費領取商品的活動。在這些活動規(guī)則中附加了許多不合理的條件,,加重了消費者責任,,減輕了經營者義務,將消費者強制捆綁在整個活動中,。
如何才能有效避開陷阱,、降低風險?肖向榮建議:消費者應秉持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都應有成本的消費理念,,天上掉下的餡餅必然隱藏著不可預知的風險,;經營者開展“全額返款”“免費送”活動,消費者要保持頭腦冷靜,,泰然處之,,不要輕信具有誘惑力的廣告宣傳,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及消費能力,,從容,、淡定選購滿足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務,不沖動,,不跟風,,不盲從;消費者在參加這類活動時,,不要輕信經營者的承諾,,在簽訂合同條款時要仔細閱讀,明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評估自己的承受能力,。
更多精彩請點擊:新聞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