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在唐山買的房子,,馬宗明就想抽自己幾個大嘴巴子。
2017年4月,,在北京做房地產中介的馬宗明,,在同行朋友的介紹下,購買了一套位于唐山市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名為君德城上城的房子,。
作為一個有著十多年房地產從業(yè)經驗的銷售人員,,馬宗明買到的竟然是一個爛尾4年多的項目。
近日,,馬宗明通過進一步了解得知,,2011年君德城上城以新民居項目立項,,2013年就因資金鏈斷裂停工,至今沒有取得國有土地使用證,。在他購買的時候,,該項目已經處于爛尾狀態(tài),“我還去現(xiàn)場看了,,也不知怎么就稀里糊涂的買下了,。”
馬宗明并不是唯一沖動的人,,從2016年11月起,,隨著北京及環(huán)京地區(qū)投資需求進一步外溢,大量投資客涌入唐山這個傳統(tǒng)重工業(yè)城市投資樓市,,一位做唐山房地產代理銷售的中介笑言:唐山市十年樓市庫存,,用了三個月就消化了。
在這一批投資客中,,像馬宗明這樣的踩雷者并不在少數(shù),,據君德城上城銷售介紹,該項目共銷售出1000多套房子,,“外地人占90%以上,,主要是北京和北京周邊的客戶,本地人很少,?!?/p>
在唐山樓市中,君德城上城并非個例,,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投訴集中的有五證不全、爛尾等情況的樓盤有十幾個,,每個問題樓盤背后都涉及數(shù)量不少的投資客,。
“我們兩千都不要 你們七千買”
6月21日上午,一場大雨過后,,唐山市大街上到處是積水,,來自北京、廊坊等地上百名君德城上城的購房者陸續(xù)趕到唐山,,他們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要求開發(fā)商退錢,,二是督促政府解決問題。
馬宗明沒有去唐山,,他委托一位朋友前去“捧場”,,“我買的時候每平方米加價200元,電商費6萬元,,78平方米的兩居室,,算下來每平方米6500元左右,,不愿意去,一看見那個房子就想抽自己幾個大嘴巴子,?!?/p>
馬宗明沒有來,但楊霞來了,,她于今年5月從一名銷售人員手中接手了一套97平方米的房子,,首付19萬元,電商費6萬元,,加價3萬元,,“還給了銷售1萬5,請他幫助改名字,,整個下來花了近30萬元,,現(xiàn)在為這房子愁得一宿一宿睡不著?!?/p>
楊霞老家在東北,,來北京工作多年,因為此前已經在燕郊投資了一套房產,,將近30萬元的綜合首付款對她們一家來說不是一筆小開支,,“我們自己錢不夠,還找親戚借了六七萬,,想著等漲起來賺錢,,沒想到買到個五證不全的爛尾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