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1日的到來,,“熊孩子”迎來了全國開學的日子。借助這一節(jié)點,,包括P2P網(wǎng)貸在內的金融平臺,,也紛紛推出“理財開學季”的活動,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多數(shù)開學季活動均針對學生的同時,也有部分平臺打“擦邊球”,,“醉翁之意”僅在于招攬新用戶,。
目前“校園”理財市場情況如何?如選擇投資又該注意哪些問題,?本期,,《金融投資報》對此進行了梳理。
■記者 吉雪嬌
1
學會辨識平臺優(yōu)劣
“P2P理財開學季,,到XXX免費參與幸運大抽獎”“9月開學季,,XX理財帶你‘搞事情’”“開學在即,新學期理財上XXX”……隨著9月1日的到來,,金融平臺紛紛打出宣傳語,,意圖“分羹”校園市場。
綜合來看,,其中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平臺主要將橄欖枝拋向了大學生,。“大學時光是美好的一種幸福,,人生之美麗歲月,,而在期間學會投資理財管理財富并享受其帶來的收益更是幸?!?+1’?!蹦称脚_指出,。
上述平臺更是直言,“平臺某明星產(chǎn)品100起可投資,,七日年化收益率在7%左右,,能當天計息,日日復利,,如果新生想在此賺上一筆,,只需在父母的支持下在這幾年期間投資10000到30000不等,就可以賺取幾千元不等,,對于解決校園里面的日常開銷足以,。”并給出了“天天賺錢,,收益穩(wěn)定增長,,百分百得利”的宣傳。
對于大學生來說,,如何提高成績已不是校園生活的唯一,。近年來,頻頻被曝出的“校園貸”悲劇,,從某種程度上被認為也折射了大學生缺乏正確的消費觀,,以及金融理財知識不足的問題。
而尚未正式踏入社會,,生活費來源有限的大學生階層究竟是否應該理財,?該問題亦存在爭議。但一個共識在于,,學生族年齡尚小,,很多觀念尚不成熟,特別是缺乏理財相關的經(jīng)驗,,很容易受到一些虛假,、煽動性宣傳的誤導,甚至陷入偽劣平臺的騙局中,。在此情況下,選擇合適的理財渠道與科學理財二者均為必要前提,。
“相較工作幾年的社會人士來說,,大學生的可支配收入并不算高,風險承受能力也不強,,因此在選擇理財平臺時首先要考慮該平臺的風險是否較低,,再考慮收益是否有競爭力,。”理財人士指出,,“特別需要留心某些號稱‘絕對收益’的宣傳,,學會辨識平臺優(yōu)劣,擦亮雙眼,、理性對待,,盡量做出正確選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