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首先我們應該認同和接受中國經濟減速是正?,F象,,即要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研究表明,即使按照目前趨勢,,中國潛在增長率的下降也是緩慢的,,可以在很長時間里被稱作“中高速”。即便有一天,,像美國經濟學家薩默斯所說的那樣,,回歸到均值,即降到3%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那也是到本世紀中葉的事情,。因此,判明中國經濟的減速不是周期現象,,只要不采用刺激手段,,就能夠保持穩(wěn)定。也就是說,,我們不要用應對經濟周期的辦法去刺激經濟,。從這個意義上講,要淡化GDP增長率這一指標,,更加強調增長質量和效益,,經濟就完全能夠穩(wěn)得住。
不過,,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能力并未充分得到利用,,現實中尚有諸多體制、機制弊端妨礙生產要素供給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因此,,通過改革消除這些體制機制障礙,可以提高潛在增長率,,也可以取得實際增長速度的更好結果,。研究表明,凡是能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改善勞動參與率和勞動力供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改革,都可以實實在在地提高未來的潛在增長率,。雖然這并不能改變增長率長期下行的總趨勢,,但改革可以使減速更緩慢,使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時間更長,。
總體來看,,改革、穩(wěn)定,、增長之間的一致性和互相促進關系,,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夠形成的,。要認識到經濟增長速度下行不是周期現象,不盲目出臺刺激政策,,就不會產生系統(tǒng)性風險,,就實現了穩(wěn)定這個目標。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挖掘潛在增長率潛力,、贏取改革紅利,就可以爭取更好的經濟增長結果,。做到上述幾點,,改革、穩(wěn)定,、增長三者之間就完全可以相容,,不會是“不可能三角”,而是一個在穩(wěn)中求進總基調統(tǒng)領下,,能夠行穩(wěn)致遠的穩(wěn)定三角,。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力度之大,、效果之顯著都是前所未有的,。今年以來,經濟增長速度企穩(wěn)就包含著改革紅利的貢獻,。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中國經濟持悲觀態(tài)度是不必要的。
加強頂層設計推動戶籍制度改革
中國證券報:如何看待中國當前的城鎮(zhèn)化形勢,?未來推進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重點和難點有哪些,?如何打破這些難點?
蔡昉:此前做過比較,,中國改革開放時期的城鎮(zhèn)化速度是世界經濟史上最快的,。這與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高速度有關,也與我們所處的人口轉變階段有關,。因此,,隨著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人口轉變進入新階段,,這個速度趨于減緩,。例如,,2000年至2010年期間,,每年外出農民工增長率為6.9%,2014年下降為1.3%,,2016年僅為0.3%,。雖然城鎮(zhèn)化減速沒有那么明顯,,但近年來的城鎮(zhèn)化速度,包括戶籍人口城鎮(zhèn)化率的提高幅度,,更多的是靠縣改市(區(qū)),、鄉(xiāng)改鎮(zhèn)、村改居等行政區(qū)劃口徑變化所維持,。我國的城鎮(zhèn)化并不僅僅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勞動力資源的重新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