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中境外業(yè)務收入占比最高的是中信證券,,占比為15.05%,比2017年同期提高了3.83個百分點。其次是海通證券,,2017年上半年境外業(yè)務收入占比也達到了14.72%。光大證券以10.81%的收入占比位居第三,。
以海通證券為例,,海通國際2007年扎根香港,在香港可以稱之為中資券商的“老字號”,。2017年上半年,,海通國際證券股權融資數量和融資金額均排名在港中資投行第一。
券商搶灘境外業(yè)務
隨著人民幣納入 SDR,,QFII 和 RQFII 持續(xù)擴容,、境內外股市進一步互聯互通,中資券商海外布局面臨良好的發(fā)展機遇,。當前券商主要通過H 股上市,、海外并購和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三個路徑進行海外布局。
近兩年,,內地券商赴港上市漸成趨勢,。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完成“A+H”股架構的券商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中原證券(H股名稱為中州證券),、廣發(fā)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銀河證券和招商證券,。
除了公司整體在 A 股,、H 股上市之外,部分券商目前只在 H 股上市融資,,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聯證券,。
與整體赴港上市不同,,不少券商選擇的是分拆子公司的形式。今年8月,,長江證券收到中國證監(jiān)會國際合作部下發(fā)的《關于長江證券拆分長江證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境外上市有關事宜的函》,,對公司分拆長江證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境外上市無異議。
長江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內地券商分拆子公司的模式或將得到進一步推廣,,“分拆上市的優(yōu)勢在于子公司可以通過直接融資進一步快速發(fā)展,其收入和利潤將同步反映到本公司的合并會計報表中,,有助于提升本公司的整體財務表現”,。
除了香港,一些券商也會選擇新加坡,、英國等金融市場較為成熟,、開放的國家和地區(qū)作為落腳點,即先成立子公司,,然后以此為中心,,向其他地區(qū)逐步拓展。如招商證券于2015年10月在英國設立招證國際,,用于開展大宗商品交易業(yè)務,。東吳證券于2015年9月在新加坡設立子公司,開展資管業(yè)務,。
中投證券分析師張鐳表示:“券商積極布局海外業(yè)務有兩層意義,。一是迎合客戶需求的轉變。隨著我國資本項目的對外開放,,企業(yè)的資產的海外配置以及居民資產的海外配置需求日益增加,。第二層意義是作為新型業(yè)務的練兵場。由于政策限制,國內券商目前還有許多業(yè)務尚不能開展,,國內券商通過海外市場,,可以進行新型業(yè)務的經驗以及人才積累,為未來做準備,?!?/p>
中資券商境外業(yè)務快速發(fā)展,而其境外機構的布局也帶來了監(jiān)管權屬的問題,。在此背景下,證監(jiān)會表示,,為避免非持牌金融業(yè)務經營失控,,防范風險跨境傳遞,證監(jiān)會主要通過督促母公司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境外子公司管控來防范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