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王勁達:80后“鐵三代”刻苦造就“精準王”
中工網(wǎng)記者尹文卓通訊員楊朝國
王勁達,。資料圖片
王勁達,,是一名火車司機,,也是2016年感動交通十大人物之一,,人稱“精準王”。普速列車停車對標以米為單位,,高鐵對標停車則以厘米為單位,。王勁達是第一批能夠精準對標的司機之一,每次停車他都能夠將誤差控制在正負20厘米以內,,做到零標停車,。
一個雨夜,王勁達駕駛一列貨車行駛至昆河鐵路燈籠山附近,,突然看到線路上有落石,泥水已漫過鋼軌,。王勁達立即拉起緊急制動手閘,,車停下時距落石僅有1米。這一米的距離挽救了整個列車,,避免車毀人亡的悲劇,。
從米軌、準軌到高鐵,,王勁達見證了中國鐵路的發(fā)展變遷,。變換的車型,、不同的標準在他這里都匯成兩個詞:安全、責任,。人們常說“干一行,,愛一行”,而王勁達卻是“選擇這一行,,愛上這一行,,干好這一行”。
選擇,,讓平凡變得不平凡
不要懼怕偉大,有人生來偉大,有人獲得偉大,有人肩負起偉大的使命,。
——《第十二夜》
偉大,有時只是一種選擇,,在此之前,,誰都是平凡人中的一員,而有些選擇卻讓人變得不平凡,。選擇鐵路,、選擇做機車司機、選擇精益求精,、選擇付出更多努力,,這些選擇讓王勁達這個平凡的機車司機成為“精準王”。
王勁達是一名標準的“鐵三代”,,外公和母親都在鐵路工作,。從小在滇越鐵路邊長大的他,轟轟作響的火車聲是他兒時的搖籃曲,。王勁達說,,“每當火車呼嘯著駛過,我總愛興奮地跟著火車跑”,、“我從小就對火車很好奇,,很羨慕火車司機,夢想就是開火車”,。這應該就是他當初夢想的雛形,,也是他的第一個選擇。
因對火車的癡迷,,王勁達選擇了報考鐵路技術學校,。然而,現(xiàn)實卻讓他發(fā)現(xiàn),,開火車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瀟灑,,這一點在以線路等級低、彎道大而聞名的滇越鐵路上尤為明顯。且不說在運行線路上要按照不同坡下坡的坡度,、彎道角度等線路變化隨時調整車速防止列車脫軌,,到了雨季,滇越鐵路沿線泥石流,、塌方多,,更求機車司機打起百倍精神應對。
曾經(jīng)命懸一線與突發(fā)危險近距離接觸的經(jīng)歷讓王勁達選擇了不僅僅局限在掌握駕駛技能上的精準開車,。后來,,大家發(fā)現(xiàn)王勁達記錄列車運行狀況的司機手賬總是比別人記得細、寫得多,、換的勤,。哪里容易坍塌,哪里容易出錯,,雨天如何行車,,故障如何處理,王勁達都詳細地寫在司機手賬上,,以便時刻提醒自己,。
成功,就是把能做的做到極致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王勁達,他擁有我國最高等級的J1駕駛證,,能夠嫻熟的米軌內燃機車,、準軌電力機車和動車組駕駛技能。他駕駛的動車起,、停,、行幾乎感覺不到晃動,既平穩(wěn)又舒適,。在他這里不大的年齡與不淺的資歷并不沖突,,而讓他擁有這些的正是超越常人的認真與努力。
“學思結合,、學以致用很重要,。”從2001年參加工作至今先后駕駛過東方紅,、韶山,、和諧系列共計8種機型,并且不論駕駛什么機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的王勁達比任何人都有資格說這句話,。
談起自己的開車心得,王勁達說:“性能,、構造和運行的線路雖然有差異,,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關鍵要善于學習總結,觸類旁通,?!笨此戚p描淡寫的一句話卻凝聚了王勁達多少年的鉆研與努力。
2001年,,剛剛從學校畢業(yè)的王勁達在師傅們的耐心教導下,,不斷琢磨機車的操縱技巧,細心分析線路狀況,,僅用2年時間就考取了內燃機車駕駛證,。
2009年,王勁達被調往南昆線和滬昆線駕駛標準軌電力機車,。面對山區(qū)鐵路長,、大坡道多,機車更難操控等問題,,他先后自學韶山3型,、韶山7型、和諧D1型等電力機車理論知識,,查找解決機車操控問題的方法,,一步步攻克牽引重車時在坡上啟動和控速的難關。
過去昆明到貴陽全程600多公里,,大小車站60個,,單程信號機上千個,只要哪里稍有不慎,,都會影響到旅客列車的安全正點,。但這些對王勁達來說只是新的挑戰(zhàn)。從昆明到貴陽,,別人開車以分鐘來卡區(qū)間點,,他卻以秒來計算。相同的標準,,只是到王勁達這里他要求自己精益求精,。
他不許自己有對標誤差,記錄每個車站的停車對標值,,但凡出現(xiàn)誤差,,下班后他都會找退勤調度員通過監(jiān)控查找原因,不找到問題誓不罷休,。
在滬昆高鐵聯(lián)調聯(lián)試中,,他駕駛的高鐵動車“裸跑”跑出了云南第一速度;而在高鐵聯(lián)調聯(lián)試期間,他60天沒有回過一次家,,兩歲的兒子在夢中喊爸爸,,他卻沒有聽到也不能陪伴。
觸類旁通,,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正因為王勁達有著多年的鉆研與積累才能夠在不同機型操作駕駛中找到共性、融會貫通,。精準,,因為嚴要求,成功,,因為將能做的做到極致,。
責任,是壓力也是動力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蜘蛛俠》
2016年12月28日,是王勁達最激動的日子,。當天,,他駕駛的云南第一列飛馳電掣的高鐵動車正式載客運營。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動車組運行速度快,一次操作不到位就影響很大,?!蓖鮿胚_說,“有時候真是眼睛都不敢眨一下,?!?/p>
高速的動態(tài)視角、長時間的聚精會神讓王勁達練就一副“火眼金睛”,,雙眼凝聚著別樣神韻,。因行車過程中高度緊張、不敢有絲毫松懈,,把旅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后,,王勁達總會后知后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指有些疼痛感。
車速的提升是科技的進步,,也是對機車司機技術的考驗。作為動車司機,,如何在列車高速運行中保證安全,、平穩(wěn)是王勁達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責任,任何操作不當都可能造成車毀人亡的嚴重后果,,而他肩負的是列車上數(shù)百乘客的安全,。
每次出乘,他隨身攜帶的挎包總是裝得鼓鼓的,,有人好奇,打開一看,,包里是各種業(yè)務書籍和駕駛心得,,只要遇到不懂的、不會的,,他就抽空學,、認真記、反復練,。
如今,,身懷絕技的王勁達有了一個新身份——動車司機培訓兼職教師。他希望能夠帶出一幫業(yè)務精湛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