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沙5月31日電 通訊:中文為媒 文化作橋——歐洲孔子學院增進中歐人民友誼
新華社記者
近年來,,全球各地掀起了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在中文和中華文化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過程中,,遍布全球的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功不可沒。
如今,,全球有525所孔院,其中173所孔院開設在41個歐洲國家,,足見歐洲人民對學習中文的熱忱,,對中華文化的向往。而這些孔院和孔子課堂正以中文為媒,、文化作橋,,增進了中歐人民間的友誼和感情。
中華文化 走入歐洲
位于波蘭北部的古城托倫是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故鄉(xiāng),。今年春節(jié)期間,,托倫市民馬爾欽·皮拉爾斯基攜全家來到了當?shù)氐目鬃诱n堂,體驗了舞龍,、剪紙和中國書法,,還旁聽了中文課。
皮拉爾斯基興奮地對記者說:“今年的春節(jié)活動讓我們近距離接觸中華文化,,我和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為了鼓勵子女學習中文,他和自己的孩子們一起報名成為孔子課堂的學員,。
近年來,,中國傳統(tǒng)武術(shù)也隨著孔院走入了歐洲人民的生活。
在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孔子學院的推廣下,,立陶宛近年來掀起一股學打太極拳的熱潮,。2016年,233名維爾紐斯人在同一地點齊練太極的壯觀場面,,令人印象深刻,。
中文為媒 了解中國
今年18歲的波蘭學生韓葉對中國語言和文化具有濃厚的興趣,。由于家鄉(xiāng)托倫此前一直沒有開設中文學校,,4年前他通過借閱教材開始自學中文。當?shù)弥袀愰_設了第一所孔子課堂后,,韓葉感到無比幸運,,他打趣地說:“真沒想到,天上不僅掉餡餅,,還會掉中文老師,。”
拉脫維亞大學孔院學生柯勞拉和韓葉一樣,,為能在孔院學習中文感到十分幸福,。她激動地對記者說:“在孔院不僅能學習中文,,還有申請獎學金、夏令營和交流學習等機會,,讓我們有機會到中國去親身體驗中華文化,,了解當代中國?!?/p>
不僅如此,,孔院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得到歐洲學生們的高度認可。
在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展開的教師評比活動中,,孔院老師們獲得了98%的正面評價,。有的學生寫道:“中文課是我在大學上過的最好的外語課?!?/p>
文化作橋 連接友誼
葡萄牙總統(tǒng)德索薩曾在葡萄牙2017年高校展覽會上盛贊孔院在當?shù)厮l(fā)揮的作用,。當天,他對孔院開展的文化展示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孔院在兩國人文交流中繼續(xù)發(fā)揮積極作用,。
2014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市政府向孔院頒獎,,以表彰孔院對促進中西兩國人民相互了解作出的巨大貢獻,,隨后又在市中心為孔院免費提供近千平方米的辦學場所。巴塞羅那孔院中方院長常世儒說:“自成立以來,,孔院已經(jīng)為當?shù)厝藙?chuàng)造了40多個就業(yè)崗位,,我們的學生通過學習中文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有的還考取了中文教師資格證,?!?/p>
為了實現(xiàn)成為一名中文教師的夢想,馬耳他人魯安娜·切尼辭去了她在馬耳他副總理辦公室的工作,,來到當?shù)乜自簩P膶W習中文,。她對記者說:“我想成為一名中文教師,因為我太喜歡中文了,,我還想鼓勵更多馬耳他人學中文,,和中國人交朋友?!?/p>
孔院撒下的種子也正在歐洲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在第十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波蘭賽區(qū)決賽中,來自克拉科夫第二中學的童靜安一舉奪冠,。她在演講中動情地說:“希望在場的老師和評委們能記住我的臉,,多年以后我們在中國街頭偶遇時還能夠認得出我。我一定會爭取去中國學習,、工作,,為波中兩國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參與記者:郭明芳,、袁韻,、陳序、郭群,、李驥志,、郭求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