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題:更了解中國,,從留下那一刻開始——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在華外國人故事
新華社記者
北京,,記者會現(xiàn)場,巴基斯坦記者阿斯加爾戴著口罩,,記錄著中國抗“疫”的最新進展,;
上海,鬧中取靜的小巷,,英國人富克斯偶遇熱情的中國清潔工,,用中文互致問候;
武漢,,火熱交流的網(wǎng)上聊天群,,美國學者麥克科倫和中國學生一起,研討科研論文寫作……
他們是疫情中選擇留在中國的外國人,。見證中國戰(zhàn)“疫”的有力舉措,,感受中國民眾不畏困難的堅韌,體會中國社會互幫互助的溫情——他們在留守中期待戰(zhàn)“疫”成功,,在感悟中更加了解中國,。
堅守:“我的工作在這里”
麥克科倫來自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2011年入職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疫情發(fā)生后,,有人選擇從武漢撤離,而麥克科倫堅定選擇留在武漢,?!拔錆h的疫情不會持續(xù)不停,而且我的工作在這里,?!彼f。
幾周來,,麥克科倫一直待在自己的公寓里,,看電影,、做飯、與朋友網(wǎng)聊……戴好口罩和手套再出門,、回家后認真洗手,,他的抗“疫”生活和當?shù)厝藳]什么不同?!拔冶M量減少與人接觸,,不去擁擠的地方,和大家一樣認真預防感冒,?!?/p>
2月17日,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武漢大學開始了網(wǎng)上授課,,麥克科倫也不例外,他在QQ群里為90名學生上科研寫作研討班,。
“出乎意料的是,,網(wǎng)課取得了更好效果?!丙溈丝苽愓f,,學生們在線上的發(fā)言更為積極?!翱赡艽蜃直犬斆嬗糜⑽慕徽劯屗麄兏杏X自如,。如果學生發(fā)來中文,我還可以用翻譯器轉(zhuǎn)換為英文,??谡Z不好不再是學生發(fā)言的阻礙?!?/p>
巴基斯坦記者阿斯加爾同樣在疫情中堅守崗位,。疫情期間,阿斯加爾通過參與外交部網(wǎng)上例行記者會等方式,,關(guān)注著中國抗“疫”動態(tài),。2月24日起,在經(jīng)過3個星期的網(wǎng)上記者會后,,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正式恢復,,阿斯加爾第一時間來到記者會現(xiàn)場,和中外記者一道投入工作,。
這場突然爆發(fā)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如何發(fā)生和傳播的,?死亡率和傳播速度有多高?如何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在這支視頻中,,我們會試圖回答你我關(guān)心的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