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主要目標就是制定規(guī)則,,把出版工程的規(guī)則方案制定起來,,建立學術標準、編輯出版標準,、工作程序,,為后續(xù)的工作開好頭,。”邱運華信心滿滿,。
村村都有“講古”人
“中國民間故事之鄉(xiāng)”光澤縣傳承民間文化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今天我們講《富屯溪的故事》,。”4月4日清明節(jié),,福建光澤縣華橋鄉(xiāng)增坊村里舉辦了一場“講古”故事會,。村里的退休老教師鄭選平走上臺來,繪聲繪色地開講了,。
走進地處閩北的光澤縣,,街頭巷尾,農(nóng)家院落,,總是能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們,,圍坐在一起,侃侃而談,,有的講民間傳說,,有的說社會新鮮事,,講者聲情并茂,聽眾聽得津津有味,。這就是“講古”,,是光澤當?shù)厝说囊粋€重要文化習俗。
光澤是一個很有故事的地方,,這里約有4000年的人類文明歷史,,是閩北文化的古搖籃,也是福建古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獨特的地域,,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這里傳承久遠的“講古”文化,。
光澤縣文聯(lián)副主席王建成說:“我們這里的‘講古’,,就是通常說的講故事,千百年來在民間世代傳承,?!睋?jù)了解,光澤縣蘊藏的民間故事多達3000多個,。這些有著不同情愫,、不同內(nèi)容的故事或滋養(yǎng)美好的心靈,或鞭撻頑劣世態(tài),,給人以啟迪和警醒,。2016年10月,光澤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評定為“中國民間故事之鄉(xiāng)”,。
光澤縣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高才保告訴記者,,為了傳承好“講古”傳統(tǒng),2013年,,光澤縣成立了“故事會”領導小組,選定該縣寨里鎮(zhèn)作為全縣“故事會”試點,,確定崇瑞村等5個村為故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