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卑得差點想要放棄。漸漸我發(fā)現(xiàn),,與格林兄弟相比,,我講故事的語言不地道,我筆下的故事未能呈現(xiàn)靈魂,,也就不能打動人心,。
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開始專門針對一個故事做筆記,,我抄下不同文本的精彩部分,慢慢揣摩,,試著把故事的“鱗爪”整合起來,,我再次述寫它,發(fā)覺它在我的筆下活了過來,。寫好,,我再次把《狗耕田》講給孩子聽,孩子被深深吸引,。我一遍遍講,,每講一遍,他都喜歡聽,。我再嘗試給別家孩子講,,果然也都愛聽,。然后我做了最后的修整,《狗耕田》完成了,。接下來,,我以同樣的方法,述寫《燕子報恩》和《羅隱的故事》,,寫完我深感滿意,。就這樣,我的《中國故事》,,一篇接一篇寫了下來,。
這件事進度很緩慢,有時候,,整理一個故事,,但是沒能找到足夠多的文本,我會暫時放下它,,告訴自己應(yīng)該靜待機緣,。我一再告訴自己,寫得快,,不如寫得好,。如果不能把此事做好,我寫它做什么呢,?
2014年,,我獲得到西聯(lián)小學(xué)支教的機會,我在班上設(shè)了一節(jié)故事課,,抓住一切可以講故事的機會,。孩子最喜歡細(xì)節(jié),喜歡如在眼前的動作描摹,,喜歡繪聲繪色的對話表演,,喜歡真切有情的內(nèi)心想法。小孩兒不愛聽“小雞崽哭著走回家”這樣的概括敘述,,他們要聽“‘吱嗚嗚……吱嗚嗚……’,,小雞崽一邊走,一邊哭,。眼淚‘滴滴答答’‘滴滴答答’,,落在路邊一坨牛糞上?!敝灰疫@樣講,,小孩兒就不會走開,他們會纏住我一直問:“后來呢,?后來怎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