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凌云
日前,全省全民藝術普及培訓暨攝影培訓班在白城市舉辦。來自全省各市(州)文化館的70多名攝影人員在4天時間內,,接受我省知名攝影藝術家的培訓和指導,。培訓課程不僅有室內的系統(tǒng)講座,也有走進自然,,到向海自然保護區(qū)、嫩江灣和查干浩特草原等風景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中的實地拍攝,同時還結合優(yōu)秀作品,,進行作品賞析。一流的專家,、豐富的內容以及同行的交流讓參與其中的培訓人員受益匪淺,。而類似的培訓,在我省已經形成了常態(tài)化工作模式,,并且越來越成熟完善,。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我省對群眾文化的重視,,其政策,、資金和硬件設施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廣大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和改善,。而如何進一步調動廣大基層群眾的文化積極性,,提高其文化素養(yǎng),成為擺在群眾文化工作前面的亟需解決的問題,。為此,,自2011年起,省群眾藝術館推出了“公共文化培訓工程”,,堅持培訓工作重心下移,,服務基層,服務農村,,致力于全省群文系統(tǒng)人員和基層群眾的綜合素質提升,。截至目前,“公共文化”培訓之花已在全省范圍內絢爛綻放,,各級文化館(站)紛紛舉辦各種文化藝術培訓班,,全省群文戰(zhàn)線上的兩萬名從業(yè)人員基本每年都能輪訓一遍。
培訓網絡覆蓋全省各個角落,。每年年初,,省群眾藝術館都要向全省各地文化(藝術)館下發(fā)全年培訓計劃,調動全省群文戰(zhàn)線積極投入到“文化培訓”中來,。在全省各地,,很多地區(qū)開展的培訓活動規(guī)模大、人員多、效果好,,成為全省梯次培訓的主力軍,。如長春市開展的“藝術點燃希望,行動關愛未來”大型公益培訓項目,,幾年來累計培訓人數達10萬人,。
2016年8月,培訓小分隊走進國家級貧困縣安圖縣松江鎮(zhèn)的三個村,,為來自20多個村的150名文化骨干授課,。二人轉表演藝術家王鳳德、青年歌唱家隋鴻斌,、省群眾藝術館的舞蹈老師石靜思和村民們一起頂著高溫在炎炎烈日下翩翩起舞,,不厭其煩地一遍遍示范和講解。村民郭金生從小熱愛歌唱,,他通過培訓提高很大,,他感慨地說:“非常感謝省里的老師,他們幾句話就把困擾我多年的問題解決了,?!?/p>
隨著培訓活動的開展,文化惠民的深度,、廣度都到了拓展,,“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村”五級培訓網絡已經形成,,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上下互動,。
在實施過程中,,集中培訓和基層培訓相結合,即各地區(qū)文藝骨干集中到省館進行培訓,,同時,,省館還組織專家到全省各地授課;此外,,在常規(guī)培訓基礎上,,還聘請文化部和業(yè)內專家進行高端培訓。培訓中,,采取案例教學,、實地采風等多種方式,豐富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同時,,還開展了許多特色培訓,,如兩江地區(qū)培訓——針對圖們江、鴨綠江沿江10個城市開展多種培訓,,加強邊境文化建設,。民族文化藝術培訓——開展朝鮮族、蒙古族,、滿族等民族文化藝術培訓50多期,,加強民族文化的傳承創(chuàng)新。文化志愿者培訓——開展了4期志愿者培訓講座,,培訓人員500多人次,,提高志愿者服務能力和水平。青少年培訓——利用寒暑期開展青少年培訓活動,,特別是農民工子女和貧困家庭子女的培訓,,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yǎng)和道德情操。
在培訓開展過程中,,逐漸建立健全了長效工作機制,,保障了培訓工程的進一步實施。整合全省人才資源,,共聘任11個門類32名專家,,建立了專家?guī)欤訌妿熧Y建設,。組織專家到基層調研,,根據需要編寫了20篇教材,使培訓工作更加科學化,、專業(yè)化,。此外,還建立科學評價機制,,成立專家小組,,通過互聯網、微信和問卷等方式科學地評估制定培訓方案,,提高培訓質量,。
7年來,培訓工程掀起了全省群文戰(zhàn)線的培訓與輔導的熱潮,,數以千萬計的群文骨干從中受益,,500多萬群眾享受到了培訓帶來的效果,“公共培訓”之花正在吉林大地越開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