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吳志立
遲度
據《長沙晚報》昨日報道,長沙市紅十字會救護員羅格發(fā)現,,湖南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實驗教科書《生命與健康常識》關于“溺水怎么救護”的內容,存在兩處“致命錯誤”,。獲悉情況后,有關部門表示將反映問題并盡快修訂。
本土教材出現錯誤,確實不該,,但怎么修訂,,仍有可探討之處。
報道提及的兩處錯誤,,分屬不同性質,。一是把考核專業(yè)救護員的要求,,套在了小朋友身上,,屬于“張冠李戴”。這應立即更正,。有多大力氣做多大事,,要教導小孩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救助溺水者。至于怎么改,,我倒有個建議,,不妨參照此前走紅網絡,由常州警察拍攝的“防溺水趣味科普片”的手法,,用通俗的語言寓教于樂,。
第二種錯誤則復雜一些,屬于知識的更新?lián)Q代,。以往很多人奉之圭臬的“控水法”,,現在已經過時,業(yè)內人士說早在30年前就淘汰了,。但據資料顯示,,近年來國內關于“控水法”的爭議仍時有出現。最著名的是2013年,,原衛(wèi)生部官微推送“控水法”引發(fā)的一場大討論,。彼時,贊彈雙方都有支持者,。而時至今日,,依然有報道提及“控水法”救人的細節(jié)。當然,,這種聲音越來越少,,可在知識新舊更替之際,教材該怎么修訂,,需做科學研判,。比如,是把“控水法”修改完善后,,暫時跟“心肺復蘇法”并提,,還是完全摒棄掉?這需要有個明確答案,。
我們都知道,,教材出錯的后果不比一般書籍,更何況,,這次還直接跟孩子的生命健康有關,;我們也理解修改教材在具體操作中的復雜性,,要給予必要的時間,。但歸根結底,,對于出錯,,還是要有一個確切的答復——什么時候改,,又準備怎么改,?鑒于“控水法”還有一定的市場,我建議,,不妨化危為機,,召集相關人士展開一場大討論,,徹底把問題講清楚,然后形成結論,,體現在教材上。這樣,,對社會大眾來說,,也是一個受教育的過程,。(作者系灘頭坪社區(qū)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