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援朝
一,、開放大學建設基本情況
以廣播電視大學為基礎建設開放大學,,不是廣播電視大學的簡單更名或翻牌,而是為適應國家發(fā)展需要和科學技術發(fā)展趨勢,,實現國家戰(zhàn)略目標而選擇的戰(zhàn)略轉型,,是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和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支柱,。作為廣播電視大學轉型的試點,原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和上海,、江蘇,、北京、廣東,、云南等5?。ㄊ校V播電視大學已經教育部批準,分別于2012年和2013年掛牌成立開放大學,,由此形成了“1+5”所模式,;同時,按照《甘肅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規(guī)劃,,甘肅廣播電視大學戰(zhàn)略轉型的目標是以甘肅電大開放教育為基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各類高等教育資源建立甘肅開放大學,。
甘肅開放大學將是由甘肅省政府舉辦,、省教育廳主管、獨立設置的新型本科高等學校,。目前,,甘肅電大已完成了甘肅開放大學籌建前期相關準備工作:向省教育廳上報了《關于組建甘肅開放大學的請示》;代教育廳起草了《關于支持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建設甘肅開放大學的意見》,,并由教育廳牽頭,,會同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等相關部門會稿通過,。甘肅開放大學建設任重道遠,,急需省政府及相關廳局的大力支持。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盡管“1+5”所開放大學成立后,,201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2015年工作要點》(中辦發(fā)〔2015〕5號),在深化社會體制改革部分,,第一條即為“制定關于辦好開放大學建設的意見”,,教育部于2016年2月印發(fā)了《關于辦好開放大學的意見》,并在2017年教育部《關于“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工作的意見》(教發(fā)〔2017〕3號)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廣播電視大學,,按照開放大學辦學模式和要求進行建設和改革試點,,服務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但是,,這些意見的具體實施方案至今尚未出臺,,開放大學建設缺少政策保障。
一是缺乏法律保障,。目前“終身教育法”還未出臺,,現有法律中缺少涉及廣播電視大學或遠程教育的相關法規(guī),各級電大的辦學條件,、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經費投入等缺少應有的規(guī)范和法規(guī)保障,,基層電大尤其是縣級電大在教育資源整合,、機構改革中地位被邊緣化,功能發(fā)揮不夠,。
二是缺乏經費支持,。電大教育作為國民教育序列的成人高等學校,始終沒有享受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撥款政策,,更沒有享受生均撥款逐年提高的政策優(yōu)惠,。省、市級電大只有“人頭費”,,沒有事業(yè)經費撥款,,非獨立設置的縣級電大工作站更無以電大名義劃撥任何經費,整個電大系統主要靠收取的學費辦學,,在學歷教育生源下滑的形勢下,,生存舉步維艱。
三是人員編制不足,。分校一級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專業(yè)結構不合理,難以開展正常的教學活動,;縣級工作站大多與職教中心或教師進修學校合并設置,,電大機構缺少“名分”,缺少人員編制。
四是基層辦學基礎不牢,,系統凝聚力不強,。當前各級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重視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對電大遠程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下降??h級工作站地位被削弱,、邊緣化現象愈發(fā)嚴重,有些地方電大工作甚至未被納入考核范圍,。
三,、有關建議
(一)建議省政府成立甘肅開放大學建設領導小組,將甘肅開放大學建設作為我省教育改革重點項目予以立項,,統籌協調甘肅開放大學建設,,給予甘肅開放大學信息化建設、辦學體系建設,、專業(yè)建設等專項經費支持,。
(二)建議盡快出臺《關于支持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建設甘肅開放大學的意見》,明確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在開放大學建設中的責任,,明確各級開放大學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包括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經費投入等問題,為甘肅開放大學建設提供政策支持,。
(三)建議省政府支持解決甘肅電大蘭州新區(qū)征地使用問題,。建議按下列兩種方式解決新區(qū)征地使用問題。一是支持甘肅電大繼續(xù)整合一所高職院校,,保障開放教育與職業(yè)教育協調發(fā)展,,推進電大戰(zhàn)略轉型;二是在已征土地基礎上,,將電大新區(qū)建設項目列入省上重大項目之中,,支持甘肅電大建設一所集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為一體的實施現代遠程教育的新型開放大學(蘭州新區(qū)校區(qū)),為全省終身學習體系構建和學習型社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四)甘肅電大要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以貼近甘肅經濟社會發(fā)展實際和市場需求為前提,進一步優(yōu)化專業(yè)設置,;積極發(fā)揮甘肅電大系統覆蓋全省的網絡技術和資源優(yōu)勢,,建設優(yōu)勢專業(yè)、特色專業(yè),實現辦學的不可替代性,。同時,,以自己的優(yōu)勢加強與我省普通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合作,,在合作中求生存,、求發(fā)展,實現共贏,。
(作者系省政府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