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我國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總體規(guī)模較大,全國平均比例超過20%(各學段存在差異),,西部地區(qū)達到30%,。國家學生資助政策的實施,,解決了這一數(shù)以千萬計的困難群體的上學問題。記者探訪了三名90后,,了解學生資助,、教育扶貧如何改變著他們的命運。
“大學是我最幸福的一段日子”
北靠秦嶺,、南倚巴山,、交通不便、耕地匱乏,,陜西安康位于秦巴山區(qū)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所轄縣區(qū)均為國家級貧困縣。作為家里的第三個孩子,,黃垚還記得幾畝薄田支撐起的求學歲月,。每逢開學,父母常常要東拼西湊才能借足兄弟三人的學雜費,。
2003年,,國務院提出,要建立健全資助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就學制度,,對農(nóng)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實行免學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兩免一補”政策,?!拔页踔斜容^順利讀下來了。我們村那年讀完初中的比前幾年都多,?!秉S垚回憶。
2005年,,黃家迎來了喜訊,,黃垚和二哥同時考上省重點中學,但學費,、生活費的壓力再次成為完成學業(yè)的一道坎,。這個暑假,兄弟二人選擇了放棄,,一同到新疆的建筑工地打工,。14歲的瘦弱身軀在工地上搬運泥沙和磚石。臨近冬天,,新疆11月刺骨的寒風中,,哥哥做出決定:讓黃垚回到學校,自己打工供著弟弟。
2006年中考,,復讀的黃垚再次考入省重點安康漢濱高級中學,。他分外珍惜這個機會,勤奮學習,,暑假時靠打零工賺取學費,,一位愛心人士設立的助學金每學年接濟他800塊錢。2007年,,國家推出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從那時起,他就找到了方向:做一名老師,。
2009年他順利考入東北師范大學,,成為一名免費師范生。一分錢不用交,,每個月還有600塊錢的生活補助,。“可以說,,如果沒有政策幫助,,我家的收入是肯定供不起大學生。在大學里讀書,,感覺是最幸福的一段日子,。”解除了后顧之憂的黃垚在大學奮發(fā)努力,,兼職做家教的同時,,學業(yè)也取得豐收,數(shù)學建模大賽獲得國家級獎勵,,成為“奧林匹克數(shù)學國家級教練員”,,4年中他共獲得11項獎學金。現(xiàn)在,,這位90后小伙就職于廈門外國語中學并在廈門成了家,。選擇廈門,是為了照顧在泉州打工的二哥,?!岸缡菫榱宋也泡z學的,我一定要幫助他,?!?/p>
給中職學子一扇改變命運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