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大臣之間互相的對稱,可以稱呼職官,,也可以稱呼字號,。如和珅,可以稱之為“和中堂”“和相”“和大人”,,也可以稱之為“和致齋”“致齋”,。清代人對于各種職官有各種的別稱,經(jīng)常使用在書面或者口語上,,一定要注意區(qū)分,。如果您不知道對方的官職,則直接稱呼姓亦可,,如和珅,,即稱呼為“和爺”,若知道他的排行,,則可以稱呼為“和二爺”“和四爺”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清代,,“大人”這個稱呼是有特定用法的,。首先,有顯要爵位的人一定稱呼爵位,,比如見到恭親王,,您就直接叫“恭王爺”更好,。如果是大學(xué)士,一定要稱呼為“中堂”,。如果是統(tǒng)兵的將軍,,則一定要稱呼為“將軍”。這三個稱呼都比“大人”要高,,所以不要用低一級的“大人”去稱呼他們,。其次,可以被稱呼為“大人”的,,只有京官里的內(nèi)大臣,、都統(tǒng)、內(nèi)閣學(xué)士,、尚書,、侍郎、正卿,,外官里的督撫,、學(xué)政、織造,、司道,、提督、總兵,、副都統(tǒng),、城守尉。一些小京官,,只有在本衙門內(nèi)可以被屬下稱為“大人”,。至于其余的官員,您還是按照職官來稱呼比較好,,比如說“縣大老爺”這樣的品級就離“大人”遠(yuǎn)著呢,。
清代官場涉及的稱謂很多,有的還跟科舉有關(guān),,故而有“年兄”之類的稱謂,,如果細(xì)細(xì)講起來十分繁雜,這里就略過好了,。您要是有興趣,,找?guī)妆厩宕賳T的筆記看看,里面這類稱呼就特別多,。對了,,大臣也可以用謚號來稱呼,但是跟帝后一樣,,您別在人家活著的時候就給了人家謚號就成……
“爹”既可以用來稱呼叔父,,也可以用來稱呼伯父
家庭稱謂之中,,一般性的稱謂,自稱都是“我”,,對長輩的對稱則都是“您”,,長輩對晚輩的對稱則是稱呼小名或者叫“你”。他稱就是什么“家父”之類的詞匯啦~ 這些就算到今天還是能用到的,。北京城里民人的稱謂比較簡單,,就算不用我們現(xiàn)代的口語,您用“父親”,、“母親”什么的稱呼也肯定夠用了,。
不過如果您穿越到身份比較高的人家,那么家庭內(nèi)使用的就很可能是一套特殊的稱謂,,也就是《紅樓夢》里的那套以“爺”和“奶奶”作為基礎(chǔ)的稱呼,。這套稱呼是清代漢式世家的普遍稱謂。
具體來說,,這套稱呼是以“家中成年男性”作為基準(zhǔn)輩進(jìn)行稱呼的,,“成年男性”同輩人被稱呼為“爺”,配偶則稱為“奶奶”,。往上一輩,,男性被稱為“老爺”,,配偶則被稱為“太太”,。再往上一輩,男性被稱為“太老爺”,、“老太爺”,,配偶則被稱為“老太太”。而基準(zhǔn)輩的下一輩男性,,則稱之為“小爺”,、“少爺”,配偶則稱為“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