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以某一個輩分作為基準而進行稱謂衡量的,,所以在《紅樓夢》中,,賈寶玉雖未成年,,卻已經(jīng)是“寶二爺”,這就是因為他不但有一個已故的親兄賈珠,,還有同輩的堂兄賈璉,都屬于成年的“爺”的輩分,。而賈蓉雖然娶了妻室,,卻終究比賈寶玉等小了一輩,只是個“小蓉大爺”,。
旗人的家庭稱謂,,在清初主要還是用滿語,到了清中期之后,,跟漢式貴族的稱謂進行了一些合流,,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一些旗人的特點,這里主要說一下滿式稱謂和漢式不一樣的地方,。
對于父親,,晚清之前一般都用滿語叫為“阿瑪”,晚清則有叫“爸爸”,、“老爸”的,,不過傳統(tǒng)家族還是叫“阿瑪”為主。對于母親,,清初一般用滿語叫為“額捏”,,清中后期開始叫“奶奶”、“額娘”,,個別人家還叫“阿家”等,,但是您千萬別叫嫡母為“娘”,因為在清代旗人家中,,“娘”這個字要么是稱呼父親的妾室的,,要么就是稱呼仆婦的,。
而對于庶母,則要看家里的習慣,,有的叫“某奶奶”,,有的叫“某娘”,有的叫“姨”,,不一而足,。
其他的親屬,祖父用滿語稱為“瑪法”,,晚清也叫“爺爺”,。祖母在清初用滿語稱為“媽媽”,清中期以來一般都稱為“太太”,。伯父在清初用滿語稱為“阿穆吉”,,清中期以來一般都稱為“某大爺”[ “爺”字讀輕聲。],,如二伯父,,即是“二大爺”。伯父的配偶伯母,,在清初用滿語稱為“阿穆”,。
叔父在清初用滿語稱為“額齊克”,清中期以來一般都稱為“某叔叔”或“某爹”,,如三叔父,,便稱為“三叔叔”或“三爹”[ 從晚清的記錄看來,旗人社會里“爹”這個稱呼,,既可以用來稱呼叔父,,也可以用來稱呼伯父。],,叔父的配偶叔母,,在清初用滿語稱為“歐克”,清中期以來一般都稱為“某嬸兒”,。
至于姑姑,,在清初用滿語稱為“姑”[ 滿語中的姑姑一詞即“gu”。],,清中期以來一般都稱為“某姑姑”或“某姑爸”,。這也是晚清“女以男論”的影響。至于姑姑的丈夫姑父,,則稱為“姑父”或“姑爺”,。
《清朝穿越指南》
作者:橘玄雅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定價: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