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美經濟高度的交融性和依賴性,,美國政府心知肚明,而在中國對美貿易依存度不斷下降的同時,,美國宣稱將對中國施加的一系列所謂“貿易戰(zhàn)”“金融戰(zhàn)”和“科技戰(zhàn)”措施最終都只會對美國經濟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從貿易的角度來看,如果美國真的如特朗普政府所言對總數可能達到45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商品征收關稅,,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在很大程度上無異于政治自殺。這一全面關稅將極大地提高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減少美國民眾的消費選擇,,同時也會增加美國企業(yè)的運營成本。極大地影響美國經濟復蘇,,抵消其他所有經濟刺激政策的正面效果,,屆時即使是特朗普最忠實的支持者都將倒戈。
從技術及人才的角度來看,,特朗普政府所鼓吹的以國家安全為借口,、對中國科技發(fā)展的抑制與封鎖,和對科技人才在美求學的限制與打壓既不現實也沒意義,。重視學術交流的全球科技界也將站在特朗普的對立面,。在短期內,,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對中國人才赴美求學和學術交流造成一定限制,但是這些限制也將對美國自身的科技人才發(fā)展與技術進步造成負面影響,,必將受到美國科技界和知識界的全面抵制,,注定無法延續(xù)。
中美貿易摩擦的沖擊可承受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2017年中國對美出口總量為5056億美元,,而中國對美國進口總量為1304億美元。經核算后我們認為:若美國對中國全面加稅,,中國維持不變,,則美國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關稅將從平均3%左右提升至25%,這將拖累中國GDP增速0.4個百分點;若美國對中國全面加稅的同時,,中國也對美國全面加征25%的報復性關稅,,這最終會拖累中國GDP增速0.34個百分點。
除了直接影響,,在貿易戰(zhàn)對整體經濟影響的乘數效應方面,,從短期來看,乘數效應有限,。由于企業(yè)短期絕大多數生產要素已確定,,貿易戰(zhàn)的影響難以快速傳遞到投資方面。因此,,短期來看,,貿易摩擦帶來的沖擊中國是可承受的。
數據來源:商務部、海關總署 作為世界排名前兩位的經濟體,,中國和美國的經貿關系牽動著市場神經,,受到全球矚目。尤其是近期中美貿易摩擦升溫,,讓兩國經貿的一些熱點問題再次引發(fā)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