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河北邢臺市大賢村,洪水中喪失孩子的張振校夫妻倆,。 新京報記者李飛攝
原標題:災后大賢村民:努力不去想過去,逼著自己往前走
本期面孔:災后大賢村村民
看到面前修好的電器,,大賢村民邱少杰咧開嘴笑了,。
10月14日下午,66歲的志愿者老人吳和春免費上門幫邱家修好了2臺電視,、1臺空調,、1臺冰箱和1臺水泵,為他家省去至少2000元修理費用,。
邱少杰已經有3個月沒這么開心了,。
7月19日凌晨1點多,,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改變了河北邢臺市東汪鎮(zhèn)大賢村2000多村民的生活。村子北邊七里河的大水漫過河堤決口,,奪走了大賢村9條生命,,沖垮了多座房屋和廠房。
3個月后,,從村莊的外觀上,,現(xiàn)在的大賢村已看不出洪水的陳跡。沒了泥土路和滿是“牛皮蘚”的磚瓦墻,,取而代之的是平坦水泥路,、干凈雪白的外墻、還有村口新修好的花壇和剛種上的樹苗,,墻壁上刷著大紅字體的口號“不等不靠抗災自救”,。
但在一些村民家中,墻上高達2米的水位線還在提醒著“719”那晚的惶恐,,一些人家房間地板上的淤泥還未清理干凈,,清淤后的雜物聚集,坍毀的殘垣肅立,。
有村民運來泥沙和磚頭,,重建被洪水沖垮的家;廠房受損的村民,搬出報廢的木板和機器,,雇上10多名工人,,重建廠房。
修好了電器,,邱少杰接下來準備購置厚衣服和棉被,,應對即將來臨的冬天,。
“一切都回不來了”
過去3個月,,32歲的高衛(wèi)志腦海里總浮現(xiàn)出自己與兒子洋洋(化名)的最后一面:爺爺背著洋洋,從自家形似孤島的房頂下來,,淌在膝蓋高的水里,,往大路上走,聽說那兒有車送村民去往安全的地方,。
趴在爺爺背上,,被雨淋了一夜的洋洋回頭對高衛(wèi)志說:“爸爸,我冷,。”
7月19日上午7點,,6歲的洋洋,逃過了當天凌晨的洪水,,卻沒能跨過熱力公司在家門前挖出的五米深坑,。
高衛(wèi)志在心里設想了無數(shù)次,,如果自己沒有在家整理洋洋的衣服,如果沒有讓父親獨自一人背洋洋先走,,是不是有可能父親和洋洋都不會掉進大坑里,,是不是兒子還能繼續(xù)活著。
歷史無法假設,。他聽到村民的呼救聲,,沖到坑邊,和村民,、武警一齊救上父親,,過了三個小時,才在坑底撈出已經沒有呼吸的洋洋,。
距離高衛(wèi)志家不到500米,,是張?zhí)K輝的板材廠。
洪水帶走了張?zhí)K輝的3歲女兒,。洪災后的第8天,,女兒的遺體在離家3公里遠的郝麻村被找到。
7月19日的洪水,,大賢村9人遇難,,張?zhí)K輝的女兒是年紀最小,也是最后一名被找到遺體的遇難者,。
女兒去世后,,妻子不愿出門,不愿與外界交流,,沉在傷心中走不出來,。她一直埋怨張?zhí)K輝,怨他為什么在洪水來時,,沒有在水中抓住女兒,。
張?zhí)K輝理解妻子,內心的苦痛總得找個發(fā)泄的出口,,“可這又有什么用呢?水來得太快太猛了,,一切都回不來了。”
“這幾個月,,就像做了一場噩夢,。” 張?zhí)K輝對剝洋蔥(微信ID:boyangcongpeople)說,他只能自己勸自己不去想過去,,“逼著自己往前走,。”
“往床上一躺,就想孩兒,,心里堵得慌”
水災之后,,張振校的妻子李秋葉每天腦子里想得最多的,,是7歲的兒子。
洪水在張家的房子里肆虐,,從大門進,,從后門奪門而出,沖塌了張家后墻的同時,,張振校的兒子也被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