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11月1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潘志賢實習生吳夢)“雙十一”臨近,,犯罪分子也盯上網購人群,,發(fā)明了各種騙術,。“根據(jù)鄭州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調查發(fā)現(xiàn),,針對網絡購物群體,最主要的方式是冒充電商平臺客服,,以購物者的訂單出現(xiàn)問題或者商品質量有問題為由,,實施詐騙?!编嵵菔泄簿纸夥怕贩志址丛p騙民警朱泰隆介紹說,。
11月10日,鄭州市公安局解放路分局發(fā)布了一起網購詐騙案例,,河南某高校一女大學生網購時遭遇詐騙,,銀行卡上20萬元被劃走。
2016年5月,,河南某高校女大學生張婷(化名),,在聚美優(yōu)品上購買了一個廚房多功能器。第二天下午,,張婷接到一個顯示為廣東號碼的電話,,對方自稱是聚美優(yōu)品客服人員,直呼張婷的名字,,并向她核實了網購時所在商鋪的信息,,稱由于系統(tǒng)原因,張婷購買的物品訂單失效,,需要辦理退款,。對方通過短信發(fā)送給張婷一個網址鏈接,要求她通過這個網址,在打開的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及銀行卡賬號、密碼,。因為這名“客服”能夠準確說出自己的購物詳情,,張婷信以為真,按照對方要求登陸網站填寫了個人信息,。張婷購物時用了家人的銀行卡,,按照“客服”要求操作后,家人手機上收到4條銀行客服號碼發(fā)來的驗證碼,?!翱头狈Q退款操作需要,又要走了驗證碼,。操作完畢,,張婷發(fā)現(xiàn)家人手機上收到銀行短信提醒,這張銀行卡剛剛被分四次轉走總計20萬元人民幣,。
意識到被騙了,,張婷向鄭州市公安局解放路分局案偵大隊報警。盡管民警迅速聯(lián)系鄭州市反詐騙中心,,對詐騙分子的作案銀行賬號進行緊急止付,,但是由于張婷報警時距離詐騙分子轉賬已經間隔近4個小時,詐騙分子早已將贓款轉移,,張婷卡內的20萬現(xiàn)金沒能成功追回,。
朱泰隆介紹說,詐騙分子行騙所用的信息,,一般是從網絡黑客或者部分喪失職業(yè)道德的商家,、快遞員手里購買最新的網絡購物訂單信息,內容十分詳細,,包括購物時間,、店鋪、商品名稱,、客戶姓名,、電話、收貨地址等,。
“騙子發(fā)來的網址實為釣魚網站,,是犯罪分子仿照網購平臺網頁提前制作的‘假網站’,在這個網頁上輸入的信息,,騙子在網頁后臺可以看到,,從而獲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密碼,,實施轉賬,。而受害人此時收到的驗證碼,是銀行為核實是否為本人轉賬操作而發(fā)來的。一旦受害人將驗證碼發(fā)給嫌疑人,,錢會立刻被轉走,。”朱泰隆說,。
“客服和商家不會通過第三方渠道聯(lián)系消費者,任何索取驗證碼的行為都是不法行為,。被騙后,,一定要第一時間報案。受害人第一時間將詐騙分子的銀行賬號提供給民警,,鄭州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目前可以對詐騙分子的銀行賬號迅速凍結,,阻止其轉移贓款?!敝焯┞√嵝丫W絡購物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