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超不是外援養(yǎng)老院(體壇觀瀾)
劉碩陽
《人民日報》( 2017年02月26日07 版)
“魯尼該不該來中超”的討論說明,,單靠天價引援并不能塑造完美的聯(lián)賽形象,。中超聯(lián)賽若要改善形象,促動良性循環(huán),,還需夯實根基
“我不會離開曼聯(lián),!”近日來,有關英格蘭當家球星魯尼加盟中超球隊的消息甚囂塵上,,迫使這位上個月剛剛打破俱樂部隊史進球紀錄的曼聯(lián)前鋒不得不出面“表忠心”,。盡管魯尼親自出面辟謠,但有關他是否該來中超的討論還在繼續(xù),。
當今足壇的球員轉(zhuǎn)會,,早已不是俱樂部和球員簽字拍板這般“單純”,經(jīng)紀人需要為自己的球員爭取一份更好的合同,同時也為自己多掙一份傭金,,而各路媒體更是不斷制造噱頭吸引關注,。二者的結合便是一條條捕風捉影的轉(zhuǎn)會傳聞,令旁觀者難辨真假,。
對于魯尼加盟中超球隊的種種傳聞,,大多數(shù)也是由英國媒體“炮制”而成。近幾個賽季在國際足壇的轉(zhuǎn)會市場上充分展現(xiàn)“存在感”的中超球隊,,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龐大的“轉(zhuǎn)會新聞制造機”之中,。目前,這場討論已從媒體界向足球界蔓延,,包括基恩,、斯科爾斯和亨利等足壇名宿均參與其中。
雖然媒體,、球星們之間的觀點并不一致,,但促使他們做出判斷的原則卻是相近的,即只有高齡,、水平狀態(tài)下滑,、已無法在歐洲頂級聯(lián)賽立足的球員才應前往中超,而來中超踢球也更多是出于“淘金”目的,,造成其觀點差異的無非是魯尼是否達到了這些“標準”而已,。
實際上,歐洲足球?qū)χ谐a(chǎn)生這樣的印象并不奇怪,,排除上述“標準”,,很難想象能夠在頂級聯(lián)賽舞臺上呼風喚雨的球星們,為何甘愿前往國家隊世界排名僅為第八十六位的聯(lián)賽踢球,。不過,,近年來加盟中超的大多為特謝拉、奧斯卡等正值當打之年的球員,,如加斯科因等純粹來中國“養(yǎng)老”的球星,,如今反倒是少了許多。
“養(yǎng)老院”的名聲,,中超并不愿也更不能背負,但若要改變自身形象,,吸引更多世界級優(yōu)秀球員加盟,,卻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完成。除了俱樂部投資更加理性,、運營管理更加職業(yè)之外,,更需要足球整體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國家隊成績的進步。國家隊作為展現(xiàn)一國足球的“門面”,,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外界對其本國聯(lián)賽的評判,。“魯尼該不該來中超”的討論說明,,單靠天價引援并不能塑造完美的聯(lián)賽形象,。中超聯(lián)賽若要改善形象,促動良性循環(huán),,還需夯實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