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舉報前董事長鄭俊懷
原標題:伊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名舉報原董事長鄭俊懷
10月24日,,伊利集團在自己官網(wǎng)和官方微博上發(fā)布舉報文章,,實名舉報前董事長鄭俊懷,。
以下為伊利集團官網(wǎng)原文:
我們真的不想傷害任何人,不想得罪任何人,,這么多年來我們一直忍辱負重,埋頭于生產經營,,但常年屢遭鄭俊懷及其保護傘的破壞,,14年來無法伸張正義,實在是心力交瘁,,苦不堪言,,被逼無奈之下,,向社會公布真相……
摘要:
1、今年3月謠言案案發(fā)前,,鄭俊懷北京密會劉成昆,,詆毀伊利的謠言文章隨即出爐;
2,、索要巨額犯罪所得不成,,造謠伊利套路十幾年如出一轍;
3,、原國家級領導,、多位省部級領導、廳局級領導充當鄭俊懷保護傘,,人為抹掉鄭俊懷數(shù)億元犯罪事實,,運作假減刑;
4,、鄭俊懷6年刑期,,被人為操縱以“發(fā)明假節(jié)水設備專利”和“表現(xiàn)好”為由減刑2年半,實際服刑過程中如住賓館可隨時回家,;
5,、記錄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犯罪事實、證據(jù)確鑿,、犯罪分子供認不諱的78冊案卷,,14年來一直存放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反貪局,今年機構改革后轉到內蒙古自治區(qū)監(jiān)察委,,被長期包庇,,至今未公訴;
6,、2015年,,有正義感的馬永勝檢察長從內蒙古檢察院反貪局調出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的案卷,僅用2小時就落實清楚:證據(jù)鏈完整,、犯罪分子供認不諱,,可以立即提起公訴,然而在鄭俊懷強大保護傘的阻撓下,,14年卻無人敢處理,,并謊稱“還未結案”;
7,、今年3月謠言案發(fā)生后,,伊利再次向正在內蒙古的最高檢第三巡視組及各級司法機關遞交了關于鄭俊懷已被查實的挪用2.4億公款案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犯罪線索長達14年無人處理、被人為假減刑的匯報材料,半年過去至今仍無任何實質性進展,;
8,、昨天伊利又正式向正在內蒙古的中央巡視組遞交了以上材料,期待能給社會一個公正的交代,。
今天,鄒光祥,、劉成昆涉嫌犯尋釁滋事罪一案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回民區(qū)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開宣判,。
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鄒光祥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以尋釁滋事罪判處劉成昆有期徒刑八個月,。
長達五天的庭審揭開了這起謠言案真相以及幕后關鍵人物——伊利前董事長鄭俊懷。
這起謠言案與幕后操縱者十幾年來攻擊,、詆毀,、破壞伊利的手段如出一轍,就連把寫手“送進”監(jiān)獄,、自己抽身而退的手腕都大同小異,。
可悲劉成昆、鄒光祥接受了法律審判,,而幕后操縱者仍逍遙法外,,并繼續(xù)破壞和攻擊著伊利,甚至通過境外反華網(wǎng)站攻擊,、抹黑中國乳業(yè),。
面對一次次被攻擊、被污蔑,、被破壞,,我們本不愿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理會,一忍再忍,,始終堅信清者自清,,覺得回應只會讓謠言炒得更熱,不如踏踏實實抓好生產經營,。但我們低估了鄭俊懷的不顧底線和不知收斂,,低估了洗白的輻射力和謠言的破壞力。經年累月無休無止的攻擊和抹黑產生了持久,、嚴重的破壞,,尤其在諸如年報發(fā)布等重大敏感節(jié)點造成的負面影響,已經遠遠超出我們所能承受和控制的范圍,,甚至被一次次誤解,。
今天我們不再沉默,將更多關于謠言案的真相公之于眾,,讓公眾看清鄭俊懷到底是什么樣的人,、鄭俊懷背后有著怎樣強大的保護傘,、鄭俊懷及其保護傘是如何破壞伊利的……
鄭俊懷簡歷:
1974年畢業(yè)于內蒙古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
1974.01—1975.11在呼和浩特市農林局政工科工作,。
1975.12—1979.12任呼和浩特市國營畜禽場副書記,、廠長。
1980.01—1982.12在呼和浩特市奶牛公司招待所工作,。
1983.01—1993.05任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廠廠長,。
1993.05—2004.12任內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CEO,。
2004年12月,, 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入獄,
2005年12月31日,,被判刑6年,。
2008年9月,刑滿釋放(兩次減刑),。
誰在操控謠言案,?
案發(fā)前鄭俊懷密會劉成昆,提供相關內容
2018年3月24日針對伊利的謠言案發(fā)生后,,輿論洶涌,,股市震蕩,伊利股份當天市值蒸發(fā)60多億,,在員工,、投資者、奶農中引起一片恐慌,。盡管伊利在第一時間發(fā)布了澄清聲明,,然而謠言總是比事實傳播更快、更廣,,且隨著惡意揣測層出不窮,,破壞力遠非企業(yè)聲明所能阻止,伊利第一時間選擇報案,。
種種跡象顯示謠言案與鄭俊懷脫不了干系,,鄭俊懷卻急忙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凈,讓律師發(fā)表公開聲明并接受采訪,,聲稱與劉成昆等人“不認識,,沒有任何交往”。但實際情況如何呢,?
在該案長達五天的公開審理中,,檢方出具的證據(jù)顯示,劉成昆供述案發(fā)前,鄭俊懷主動約他在北京建外SOHO見面,,向其提供了謠言案文章中的相關信息,。
檢方還在庭審中提供了劉成昆的聊天記錄。這些記錄顯示,,他對其合伙人董敏說:“只能用小說的形式,,信息源不真實?!倍艋卮鹫f:“可以搞一個小說系列,,不好寫的都用小說手法寫……把料一個個爆出來,不行就小說體……”
隨后,,劉成昆在朋友圈大張旗鼓地發(fā)了預告:“今晚我要寫篇短篇小說,超級重磅,,大家敬請期待,。”當晚,,他就將造謠伊利及管理層的文章發(fā)表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上,,并將鏈接發(fā)到一個有著200多人的財經記者群里,引發(fā)了群里對伊利及管理層的討論,。
同在該群的鄒光祥看到劉的文章和群里的討論,,主動添加劉成昆的微信,詢問更多情況,。
劉成昆將謠言消息以肯定的語氣透露給鄒,,并說“一起寫吧”。
3月26日,,鄒光祥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fā)表了有關伊利及管理層的不實內容,,并迅速在網(wǎng)上發(fā)酵。
造謠文章引爆網(wǎng)絡后,,庭審中警方依法提取的劉成昆微信聊天記錄顯示,,他跟人炫耀:“我炒起來的,牛吧,,已經引爆了,。”
公訴人出具的證據(jù)還顯示,,劉成昆與鄭俊懷(微信名“關懷”)之間有微信聊天記錄,,謠言引爆網(wǎng)絡后劉成昆向鄭俊懷匯報,說“給我更多消息,,才能接著寫”,。
此前,劉成昆鼓吹鄭俊懷的文章也暴露出:他曾與鄭俊懷多次見面,接受過鄭俊懷的宴請,,稱呼鄭俊懷“老爺子”……
就連同案的鄒光祥都在庭審中說:不知道劉成昆和鄭俊懷的關系,,不知道背后這么復雜,要是當時知道,,自己才不會跟進這個事情,。
鄭俊懷為什么接連破壞伊利?
舊案處理不徹底,、索要非法資產未得逞
簡言之,,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當年鄭俊懷及其背后保護傘合謀擬侵吞國有資產,將大量伊利資產變相轉移出去,;
尚未落實到他們名下時東窗事發(fā),,鄭俊懷等人被抓;
背后保護傘四處活動,,人為抹掉鄭俊懷挪用2.4億巨額公款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違法犯罪線索,,而是選擇了涉案金額較小的1650萬予以6年有期徒刑的輕判;
又人為操控假減刑,,把鄭俊懷的刑期減到3年半,,就是這3年半的刑期里,鄭俊懷跟入住賓館一般可自由出入,,隨便回家,;
出獄后起訴呼和浩特市政府索要非法資產,多次敗訴轉而施壓伊利要求配合將非法轉移出去的資產落實到他們名下,;
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違法犯罪,,伊利堅決予以拒絕……
至此,他們便開始瘋狂打擊報復,,長期造謠,、詆毀、迫害伊利及管理層,。
眾所周知,,2004年,時任董事長鄭俊懷等人違法挪用公款,、購買國債造成巨額虧損,、家屬持有公司巨額股份的丑聞敗露,俞伯偉,、王斌和郭曉川三位獨立董事履行職責向鄭俊懷等人發(fā)起質詢,,鄭俊懷不但不依法履行上市公司規(guī)定,反而為了掩蓋罪行,,強行召開不合規(guī)定的臨時董事會罷免了俞伯偉,,獨立董事王斌也憤而離職,,引發(fā)了當年沸沸揚揚的“獨董風波”。
據(jù)《新京報》披露,,就在“獨董風波”爆發(fā)后幾日內,,鄭俊懷女兒鄭海燕等高管親屬,閃電將借華商世貿間接持有的逾844萬股(近億元)伊利股份,,轉讓給了幾位根本無力出資,、家境普通的工薪階層。
然而,,終究紙包不住火,,鄭俊懷挪用巨額公款等違法犯罪行為,在中國證監(jiān)會兩個月的調查后徹底敗露,。同年12月,,鄭俊懷等5名高管因涉嫌挪用巨額公款用于個人營利被刑事拘留。
2007年,,負責該案件的內蒙古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偵查處處長賈岐忠曾向新華社記者披露:“針對此案涉案金額大,、人員多、地區(qū)廣,,資金往來復雜等情況,我們又兵分多路,,先后赴北京,、上海、福建,、廣東,、海南、浙江,、安徽,、重慶、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吉林,、遼寧等14個省市開展工作,調查詢問相關人員300余人次,,提取各類證據(jù)10萬余份,。
經過檢察人員近五個月的努力,迅速獲取,、固定了主要的和關鍵的證據(jù),,形成案卷78 冊,。”后經內蒙古自治區(qū)檢察院查實,、證據(jù)鏈完整,、當事人供認不諱、隨時可以提起公訴的,,是鄭俊懷挪用2.4億元公款的犯罪事實,。
這一涉案數(shù)額在當年足以讓鄭俊懷在監(jiān)獄度過余生。然而,,在強大保護傘的操控下,,人為抹掉了鄭俊懷挪用2.4億巨額公款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違法犯罪線索,只選擇了涉案金額比較小的一項罪名進行了公開審判,,并象征性地作出了6年有期徒刑的從輕判決,。
對此判決結果,當年就有媒體提出質疑,;
今年,,原伊利獨立董事王斌提起此次判決再次質疑,“就金額而言,,判決結果和他當時應該承擔的責任之間,,是有一定差異的”。
然而,,即便如此輕判的6年,,在保護傘運作下又被人為操控做了假減刑,減掉2年半,,剩下的3年半鄭俊懷竟然如住賓館一般,,隨時可以回家。
正是因為檢察機關對鄭俊懷舊案的處理不徹底和包庇,,正是因為強大保護傘人為抹掉鄭俊懷挪用2.4億巨額公款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違法犯罪線索,,并運作假減刑,才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給伊利留下了無窮禍患,,貽害至今……
鄭俊懷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索要巨額非法經濟利益,,甚至搬出最高檢某原副檢察長向伊利施壓
由于2004年鄭俊懷犯案突然,,被抓時從集團轉出去的巨額非法資產還沒有來得及轉移到他們名下。
2008年刑期一到,,鄭俊懷就狀告當年出面收拾殘局的呼和浩特市投資有限公司,,索要違法違規(guī)所得,結果是鄭俊懷敗訴,。
向呼和浩特市政府索要非法財產敗訴后,,鄭俊懷和他的保護傘打起了伊利的主意:十幾年來,,包括時任內蒙古自治區(qū)的一些領導及領導親屬在內的人,一直不斷給伊利管理層施壓,,要求配合將鄭俊懷被捕前非法轉移出去的資產落實到他們名下,。
鄭俊懷甚至搬出了最高檢某原副檢察長給伊利施壓。2012年,,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邢寶玉檢察長就曾找到潘剛董事長,,說:“最高檢一位領導要求伊利配合,把鄭俊懷當年非法轉移出去的資產幫助落實到他們名下”,;
2015年,,潘剛董事長向內蒙古檢察院馬永勝檢察長匯報鄭俊懷破壞伊利及其重大違法犯罪的相關情況時,馬檢察長也說到:最高檢某原副檢察長(即上述那位“領導”)向他提了相同的要求,。
面對一次次施壓,,伊利管理層苦不堪言,但始終堅守法律底線,,違法的事情堅決不能干,,均明確予以拒絕。
鄭俊懷是怎么破壞伊利的,?
洗白自己Vs污蔑伊利管理層
在起訴呼市投資有限公司屢次敗訴后,,在各種施壓都無法得逞后,出于對索要非法財產未果的報復,,鄭俊懷開始糾集一批寫手和網(wǎng)絡打手,,一方面炒作包裝自己是“受害者”;
另一方面對伊利管理層進行人身攻擊,、污蔑,、迫害,,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污蔑伊利管理層、收買個別司法人員非法竊取伊利管理層及家屬信息再炮制謠言擴散,、在伊利發(fā)年報等敏感節(jié)點炒作擴散黑稿……
積毀銷骨,,眾口鑠金。十幾年的輪番炒作,,不僅洗白了鄭俊懷的罪行,,謠言更大有取代事實真相之勢,其中兩次大的謠言案直接導致股票暴跌,。
一次是2011年2月,,鄭俊懷所謂的“助理”張三林炮制謠言攻擊伊利及管理層,不良媒體人李希曉,、刑滿釋放人員姜林等參與擴散,,導致伊利股份當日跌停,;
另一次就是2018年3月,利用劉成昆等人再次炮制伊利謠言案,,導致伊利股份當天市值蒸發(fā)60多億,。
套路幾乎一樣,不同的是上一次在論壇發(fā)酵,,此次靠自媒體發(fā)酵,。
面對謠言和破壞,伊利迅速發(fā)澄清公告,,但單靠公告難以阻止謠言擴散的速度,,為了維護股東利益,伊利迅速采取任何一個上市公司都會采取的措施——依法報案,。
然而,,令人悲戚的是,我們不但要承受謠言案帶來的巨大破壞,,還要承擔別有用心之人的輪番詆毀和謾罵,;
伊利及管理層不愿卷入無端的是非之中,一次次忍受鄭俊懷潑來的臟水,,專心經營把企業(yè)做強做大,,卻因鄭俊懷及其網(wǎng)絡打手的輪番炒作、鼓噪,,一次次被傷害被誤解,。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是非曲直到底如何,?看看為鄭俊懷做“馬前卒”的打手都是些什么人:
張三林,內蒙古自治區(qū)總工會原退休人員,,被鄭俊懷以重金收買,;
2004年9月,在鄭俊懷被立案調查的敏感時期,,怕被人發(fā)現(xiàn),,鄭俊懷以宣傳費名義私自給張三林26.98萬元,購買了一輛福特蒙迪歐轎車,,2011年謠言案發(fā)后潛逃(后附鄭俊懷假借宣傳費名義給張三林支付26.98萬元的憑證和張三林購車票據(jù)),;
李希曉,其所在單位2002到2010年間,,長期接受鄭俊懷違規(guī)提供的贊助費共計90萬元,,該贊助費2010年被伊利集團審計發(fā)現(xiàn)叫停不久,就發(fā)生了張三林,、李希曉雇傭姜林等人捏造的針對伊利及管理層的謠言案(后附鄭俊懷與李希曉簽訂的合同),;
姜林,,曾因盜竊被重慶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管教,1999年又因搶劫罪被重慶市九龍坡區(qū)人民法院判處7年徒刑,;
劉成昆,,被媒體開除人員,庭審中當著妻子的面辯稱“與人約炮”“與賣淫女聊天”是工作需要,,還曾被北京市公安局處理過,,留有案底……
且不論李希曉、劉成昆等人的目的是什么,,更不論其背后是否有商業(yè)利益,,只看案件本身,從偵查到公訴到庭審到判決,,司法自有定論,,我們相信法律的公平正義。
關于伊利管理層的真相是什么,?
臨危受命帶領企業(yè)做大做強卻長期被污蔑
在鄭俊懷所炮制的諸多謠言和貼金炒作中,,影響最深的便是他炒作自己的貢獻,污蔑伊利管理層,。
事實是怎樣呢,?
梳理當年的伊利“獨董風波”和“鄭俊懷被拘留”等報道,不難找到答案:
回首世紀之交,,中國乳業(yè)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在那個激蕩歲月里,心懷理想,、青春激揚,、滿腔熱血的乳業(yè)人,,卯足了勁想要抓住這難得的機遇,,實現(xiàn)企業(yè)發(fā)展,,推動行業(yè)進步。
1999年,,潘剛帶著一群年輕乳業(yè)人,,從零開始,,組建了伊利液態(tài)奶事業(yè)部,,憑著年輕人的開拓與進取,在短短4年實現(xiàn)業(yè)務收入從6000萬到46億元的跨越,,開啟了中國的液態(tài)奶時代,。
然而,就在伊利迎來大好發(fā)展時機之際,,負責企業(yè)生產經營的潘剛總裁帶領著這樣一個一心為伊利拼搏,、屢創(chuàng)佳績的團隊,,卻莫名其妙遭遇了來自時任伊利董事長鄭俊懷的打壓。
案發(fā)后才得知,,原來當時的鄭俊懷心思并不像他標榜的那樣一心一意為伊利長遠發(fā)展考慮,,更沒想著做大做強中國乳業(yè)。而是放在如何通過手中的權力實現(xiàn)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為此,,鄭俊懷罔顧國家法律,不顧巨額虧損的后果,,用貪污公司的150萬元公款作為好處費收買浙江金信信托董事長葛政,,讓他幫助進行了一系列非法轉移資產的暗箱操作:鄭俊懷挪用公司6億多元公款到金信信托旗下的浙江金通證券購買了國債,然后將這筆國債抵押套現(xiàn),,將套現(xiàn)的資金轉到深圳銀信投資,,通過銀信投資再轉給浙江金信信托,再由浙江金信信托打給持有伊利股份的呼和浩特市財政局,,購買呼市財政局的全部伊利國有股份,,從而通過違法手段將伊利資產變?yōu)榱怂疆a……其違法行為引起上交所注意、將要敗露之際,,鄭俊懷又用人身調查等非法手段,,試圖逼迫董事會成員與己同流合污,未果后強行罷免獨立董事,、孤立打擊其他堅持正義的董事……
最終,,鄭俊懷東窗事發(fā),不僅包括他在內的原多名管理層被抓,,也直接導致正在快速發(fā)展的伊利幾乎陷入絕境:內部員工人心惶惶,,不知道企業(yè)未來的路在何方;
外有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準備一舉將伊利從中國乳業(yè)版圖上擠出,;
股票跌停,市場流言洶洶,,投資者信心喪失殆盡……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時任總裁潘剛和管理層,臨危受命,,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帶領公司擺脫了困境,,走向正軌,。
這之后的14年,伊利在管理層的帶領下、在全體員工的打拼下,,一步一個腳印,,一分一厘積累,保持了穩(wěn)健高速增長,,營收從突破百億元大關,,到200億、400億,,再到500億,、600億,直至2017年的680億,;
從一家北方小廠做到亞洲乳業(yè)第一,,躋身全球乳業(yè)第一陣營……
做大做強一個企業(yè)不容易,十幾年心無旁騖專注于實體經濟更難,,認準了乳業(yè)這樣一個產業(yè)鏈長且“小”“散”的行業(yè)更是難上加難,。成績的取得,沒有任何捷徑,,靠的是全體伊利人的腳踏實地,、務實苦干、辛勤付出,,管理層甚至常年無休……
然而就是這樣來之不易的局面下,,伊利還要面對鄭俊懷長期的攻擊、污蔑和破壞,,隨著企業(yè)做大做強,、向國際化大踏步邁進的關鍵時期,更是變本加厲,,打擊迫害,、詆毀破壞愈加瘋狂,就連董事長因長期高負荷工作累倒治療一事,,他們都不放過,,更是讓這波謠言持續(xù)數(shù)月之久,實在令人發(fā)指……
誰在縱容包庇鄭俊懷,?
鄭俊懷的保護傘有原國家級領導,,也有多名省部級、廳局級領導
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及其它違法犯罪的證據(jù)確鑿,、案卷俱在,;
鄭俊懷被人為假減刑,被判6年減為3年半,;出獄后鄭俊懷又被指控侵吞黑龍江近2億國有資產……
就是這樣的案犯,,卻常年逍遙法外,,一方面長期詆毀,、抹黑,、破壞伊利,一方面又在媒體面前包裝自己,、虛偽地說“不會做損害伊利的事”,。
面對鄭俊懷十幾年來的破壞、詆毀和攻擊,,我們被逼無奈,,實在沒有辦法,才依法依規(guī)向各級檢察,、監(jiān)察部門實名遞交了幾十封關于鄭俊懷已被查實的挪用2.4億公款案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犯罪線索長達14年無人處理,、被人為假減刑的匯報材料,懇請呼吁對已查實的鄭俊懷違法犯罪事實立即提起公訴,,將鄭俊懷繩之以法,,向全社會公開真相,阻止其對伊利的破壞,。
但每當有關部門想要辦理此案時,,都會受到鄭俊懷強大保護傘的壓力和阻撓,鄭俊懷的保護傘強大到什么程度,?通過兩件事情公眾可以感知:
2011年張三林炮制伊利謠言案發(fā)后,,我們找到內蒙古自治區(qū)檢察院的領導申訴:鄭俊懷犯有這么嚴重的罪行,你們已經查實了他挪用2.4億公款的罪行,,為什么還不提起公訴,?還讓這樣一個罪行累累的人不斷迫害伊利、把伊利迫害得這么慘,?
檢察院的領導對我們的遭遇非常理解和同情,,但是跟我們說:“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的這個案子是查實了,但不能公訴,,因為這是某某領導交辦的,。不過,你們可以再提供一些鄭俊懷其它的違法犯罪線索,,我們來進行調查”,。
我們知道檢察院還掌握著鄭俊懷的其它犯罪線索,伊利原職工劉波在鄭俊懷被抓后,,主動找到檢察院和伊利集團來反映:他曾消失一段時間,,實際上一直在上海幫助鄭俊懷打理巨額非法資產,包括呼和浩特恒信有限公司,、呼和浩特誠信有限公司,、上海楊關實業(yè)公司、上海利潔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利馳有限公司,、香港卓成有限公司,、上海瀛洲實業(yè)公司等很多公司,還有房產,、汽車,;以及當時以伊利集團名義收購的烏海中藥廠,當年是鄭俊懷和烏海市委書記在內蒙古新城賓館簽的約,,實際上是鄭俊懷通過他非法控制的上海的公司收購的,,根本不在伊利的名下。
所以我們就和檢察院領導說,,鄭俊懷有這么多犯罪線索,,能不能從這個線索開始查。
檢察院的領導說“我們馬上安排”,,沒多久內蒙古檢察院就成立了以反貪局干警陳某為組長的專案組,,調查中,專案組發(fā)現(xiàn)了鄭俊懷很多違法犯罪線索,,也驗證了劉波交代的情況是真實的,。
但蹊蹺的是,專案組向反貪局領導匯報了階段性成果后,,案件就沒了下文,,專案組也很快被解散,之后再也沒人敢調查這些線索,。
2015年,,鄭俊懷再次破壞伊利時,我們向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及馬永勝檢察長反映了檢察院已經查實的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但被長期包庇不予公訴的事實,,以及鄭俊懷諸多涉嫌重大經濟違法犯罪的線索,。
頭一天臨近下班時,我們向馬檢察長做了匯報,,馬檢察長說他從山東調來內蒙古檢察院,,對這個案情還不了解,讓我們放心等待,。并告訴我們:按照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guī)定,,對實名舉報都會回復,檢察院會依法辦事,,對伊利的實名舉報會及時落實,。
第二天上午11點左右,馬檢察長就回復了我們:他讓檢察院公訴處處長從反貪局調出了鄭俊懷違法犯罪的所有案卷,,只用了2個小時核實,,就確認了伊利反映的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的犯罪事實是準確無誤的,,可以立即提起公訴。
我們還了解到,,馬檢察長將此事交由時任內蒙古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曲云清落實處理,。但是,緊接著就遭到了來自他們強大保護傘的巨大壓力,,一直到2018年1月這位充滿正義和責任感的馬檢察長離任,,這個案子也沒有辦下去,,沒能啟動對鄭俊懷違法犯罪一案的公訴,。
可見其背后保護傘勢力之強大。鄭俊懷背后的保護傘究竟有多強大,?
在鄭俊懷違法犯罪和被人為假減刑過程中,,包庇他的保護傘,涉及原國家級領導,、多名省部級領導和多名廳局級領導,,還包括內蒙古某知名企業(yè)原董事長。
在這些強大保護傘的包庇下,,鄭俊懷為所欲為,,對伊利現(xiàn)任管理層進行了長期的打擊迫害。直至今年3月又一次炮制謠言,,甚至就在這次謠言案開庭審理前后,,還在持續(xù)炒作攻擊。
我們不得不又一次向正在內蒙古巡視的最高檢黨組第三巡視組,、各級監(jiān)察,、檢察部門實名舉報,并當面向這些單位的領導反映關于鄭俊懷已被查實的挪用2.4億公款案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犯罪線索長達14年無人處理,、被人為假減刑的情況,。
收到材料后,最高檢黨組第三巡視組,、內蒙古監(jiān)察檢察部門的領導都對伊利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他們也認為我們反映的都是真實的、客觀的,。
但是半年過去了,,對于鄭俊懷涉及重大違法犯罪的眾多案件,至今沒有任何處理,。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詢問,得到答復如下:
第一,,確有其事,。但目前新的《刑事訴訟法》正在提請全國人大審議,,還要再等一等;
第二,,由于機構改革,,監(jiān)察和檢察部門的職責還存在不清晰的地方,案卷已轉到內蒙古監(jiān)察委,,應由監(jiān)察委調出卷宗來啟動,,檢察院才能公訴;
第三,,案件正在初步核查落實中,;
第四,鄭俊懷的案子一直就沒有結案,;
第五,,不查鄭俊懷,是為了保護你們企業(yè),,如果繼續(xù)反映情況就連你們一起查……
當年馬永勝檢察長只用2個小時就落實了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的犯罪事實是客觀存在的,、證據(jù)鏈完整、犯罪分子供認不諱的,,可以立即提起公訴,,怎么今天鄭俊懷的案子“還在落實過程中”?
現(xiàn)在某些人為了繼續(xù)掩蓋包庇鄭俊懷的違法犯罪事實,,故意混淆視聽,,說鄭俊懷的案子“還沒有結案”。
當年檢察院安排陳某負責調查的鄭俊懷違法犯罪案和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根本就是兩個獨立的案件,,是陳某查的案子被人為叫停沒有繼續(xù)查下去,,而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的犯罪事實早已查清、證據(jù)鏈確鑿,、可以立即提起公訴,,何來“沒有結案”一說?
難道因為新的《刑事訴訟法》修訂和機構改革,,一些部門就停擺,、不作為嗎?難道修法過程中就任由犯罪分子犯罪而不予追究嗎,?難道就任由謠言案幕后操縱者肆無忌憚攻擊一家涉及上下游幾十萬人利益的企業(yè)嗎,?難道就任由違法犯罪的人長期逍遙法外嗎?
至于說“不查是為了保護我們企業(yè)”更是荒唐至極,!十幾年來,,每當有人問起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有人顛倒黑白說:“這是企業(yè)在內斗,,他們都有問題,,不查是為了保護伊利現(xiàn)任管理層”,,實際這些說法是有人在混淆視聽,目的是為了包庇鄭俊懷,,掩蓋自己的瀆職不作為,。如果你們真的是保護企業(yè),怎么還任由犯罪分子鄭俊懷長期迫害伊利,、給國家給社會給企業(yè)造成這么大損失而不管不顧呢,?
可見,鄭俊懷的保護傘勢力有多強大,!人為抹掉鄭俊懷違法犯罪事實14年后,,直到今天檢察部門還不敢得罪他們,不敢對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的犯罪事實提起公訴,。
何時才能還伊利公平,?
懇請對鄭俊懷2.4億犯罪事實提起公訴,,徹查被假減刑,、侵吞黑龍江國有資產等事實,阻止對伊利的破壞
十八大以來,,在總書記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的精神指引下,各級黨組織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忠誠的誓言,,全國各地都在認真貫徹落實“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要求,。
我們也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各級檢察部門承受的壓力依然非常大,我們非常理解,。
但當年對鄭俊懷的輕判,,沒有讓鄭俊懷為自己的行為懺悔,更不要說感恩戴德,,反而恩將仇報狀告政府索要非法財產,,未能得逞后又長期詆毀、迫害,、打擊伊利及管理層,,甚至動用非法手段連管理層家中的老人和孩童也不放過,四處造謠,,滋事生非,。
每一次謠言,最直接的影響在股市,,動輒造成股票跌停,,導致廣大投資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財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讓伊利員工人心惶惶,他們的家人也為之擔心,;讓廣大奶農承受嚴重損失,,辛苦積累付諸東流……
放眼全球乳業(yè),沒有哪一家乳企像伊利這樣長期遭遇到來自經營之外這么大的破壞和壓力,;
放眼國內任何一家實體企業(yè),,也沒有哪家企業(yè)因為過去領導人的舊案羈絆至今……
然而伊利十幾年來,就是在鄭俊懷及其保護傘的破壞下做到亞洲乳業(yè)第一,,這其中的甘苦和壓力,,只有伊利人自知……
但當面對親人的嘆息、員工的迷惘,、奶農的無助,、投資者的失望,面對每一次企業(yè)重大節(jié)點尤其今天國際化的前行路上謠言對我們的致命一擊,,此前的一再忍讓瞬間崩潰,,讓我們別無選擇,退無可退,。
我們深知,,今天發(fā)出這封公開信,可能會觸動更多人的利益,,不僅僅會受到來自鄭俊懷和他的保護傘更瘋狂的打擊,,還可能遭受那些14年來不作為甚至涉嫌瀆職包庇的官員的報復。
我們真的不想傷害任何人,,但這么多年我們已經走投無路,,實在沒有辦法,只得將關于鄭俊懷已被查實的挪用2.4億公款案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犯罪線索長達14年無人處理,、被人為假減刑,、鄭俊懷及其保護傘常年破壞伊利的真相公之于眾,再次懇請檢察機關立即對鄭俊懷諸多重大違法犯罪事實提起公訴,,以阻止鄭俊懷及其保護傘對伊利的破壞,。
“廣安嚴書記”“臺州周局長”被舉報后不到一周,有關部門僅憑網(wǎng)絡上的一些線索即查實并及時向社會公布了調查結果,。
當年馬永勝檢察長用了不到2小時就落實了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的案子是客觀存在的,、證據(jù)鏈完整、犯罪分子供認不諱,,可以立即提起公訴,,如今已經整整拖了14年,距今年3月謠言案發(fā)我們實名舉報也過去了半年多,,而這些案卷今年已經由內蒙古檢察院反貪局轉到了內蒙古監(jiān)察委,,根本不用像“嚴書記”“周局長”的案件那樣去重新調查,,都已經是查實的,可以立即公訴,,但是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處理,,甚至還以“沒有結案”來搪塞企業(yè)和公眾。
就在我們感到絕望之時,,中央巡視組又一次進駐內蒙古,,這讓我們再一次燃起了希望。
我們第一時間當面向中央第八巡視組進行了匯報并正式遞交了實名舉報材料,,我們期待著能給企業(yè),、給社會一個交代。
今天,,我們從此前向各級部門實名舉報的幾十份材料中選擇三份,,向社會公開。我們還將視鄭俊懷長期破壞伊利以及違法犯罪案的處理進展向社會公開更多具體信息……
我們再次重申以下事實:
當年已經坐實,、證據(jù)鏈完整,、當事人供認不諱的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違法犯罪線索的78冊案卷,14年來一直存放在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反貪局,,現(xiàn)在這些案卷轉至內蒙古自治區(qū)監(jiān)察委,。
懇請檢察機關向社會公開這78冊案卷,,并對鄭俊懷違法犯罪事實依法提起公訴,;
鄭俊懷挪用2.4億公款及諸多涉嫌重大經濟違法犯罪的事實,在強大保護傘的操控下被人為抹掉,,未依法提起公訴,,懇請檢察機關公開什么人操控抹掉了鄭俊懷的以上罪行?
有正義感和責任感的馬檢察長當年不到兩小時就落實清楚,、說立即能提起公訴的案子,,為什么今天你們還對社會謊稱沒有結案?
如果真沒結案,,這14年你們在干什么呢,?
我們相信馬永勝檢察長說的是事實;也相信內蒙古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偵查處賈岐忠處長代表檢察院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到的形成的78冊案卷是真實的,;
在強大保護傘的運作下,,2005年,只選擇了鄭俊懷挪用公款1650萬這項比較輕的罪名進行了公開審判,,并象征性地從輕判處鄭俊懷有期徒刑6年,,又把6年減為3年半,就是剩下的這3年半鄭俊懷還能像住賓館一般可以自由出入監(jiān)獄,,難怪連他自己在宴請謠言案案犯劉成昆等人的飯局上都說,,“領導讓我休息一段時間,,我就進去休息了”(后附劉成昆2018年1月30日公開發(fā)表的文章中提到接受鄭俊懷宴請時的聊天內容)。
懇請檢察機關公開哪些領導參與運作了鄭俊懷案件的輕判以及假減刑,?是怎么運作的假減刑,?是誰允許鄭俊懷可以像住賓館一樣隨便出入監(jiān)獄?山西黑老大因假減刑能重新收監(jiān),,鄭俊懷的假減刑事實檢察院已經清清楚楚知道,,為什么今天還不重新收監(jiān)?
此外,,鄭俊懷多起重大經濟犯罪中有一起涉嫌侵吞黑龍江兩億國有資產,,我們就鄭俊懷這一涉嫌違法情況向黑龍江省監(jiān)察委寄出了幾十封實名舉報材料并確認收到,但時隔半年,,至今沒有任何人給予任何答復,。
懇請黑龍江省監(jiān)察委公開被鄭俊懷控制的公司收購三道牧場的整個過程及相關文件,是否存在鄭俊懷控制的公司偽造合同行為,?是否對三道牧場改制進行了公開的招拍掛,?是否有領導在整個過程中存在操縱行為?是否如三道牧場員工所控訴的造成了近2億元國有資產流失,?
……
我們也要鄭重告訴鄭俊懷和他的保護傘:只要你們沒本事把控制三道牧場的文件銷毀,,沒本事把存放鄭俊懷違法犯罪案卷的辦公大樓連同78冊案卷燒掉、炸掉,、毀掉,,總有那么一天,你們的案子會有人處理,,你們違法犯罪的事實會依法得到懲處追究,,你們破壞伊利的行為會真相大白。
我們堅信,,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決不會缺席!
我們一直行走在陽光下,,所反映的情況都是客觀,、真實的,愿意對此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我們再一次懇請有關部門主持正義,,也呼吁社會大眾關注,徹查鄭俊懷諸多違法犯罪事實,,盡快對已經查實的鄭俊懷違法犯罪行為提起公訴,,并向全社會公開真相,以徹底阻止鄭俊懷及其保護傘對伊利的破壞,還企業(yè)一個正常的經營環(huán)境,,還廣大奶農一份安寧,,還社會以公平正義!
相信在中央大力反腐,、中央巡視組巡視利劍下,,陽光驅散陰霾的那一天會早日到來。
內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24日
相關附件:
1,、《關于原伊利集團董事長鄭俊懷涉嫌重大犯罪事實的舉報信》
2,、《關于檢察機關對鄭俊懷已查實的挪用公款2.4億元的重大犯罪事實十四年不處理的情況反映》
3、《關于反映原伊利集團董事長鄭俊懷涉嫌篡奪紅星乳業(yè)經營權,、侵吞牡丹江三道牧場近兩億國有資產的舉報信》
4,、鄭俊懷假借宣傳費名義給張三林支付26.98萬元的憑證和張三林購車票據(jù)
5、鄭俊懷與李希曉簽訂的合同
6,、劉成昆2018年1月30日公開發(fā)表的文章中提到:鄭俊懷宴請劉成昆等人時,,說自己服刑是“領導讓我休息一段時間”
> 北京日報記者剛剛獲悉,,近日,,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金控集團”)正式成立,原銀保監(jiān)會國際部主任范文仲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
原標題:伊利董事長潘剛“失聯(lián)”?造謠者已被批捕資料圖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蒙古高原,,大青山下,,黃昏時分的伊利公司顯得平和、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