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月
全國網友都在圍觀
“快被垃圾分類逼瘋的上海人民”
看電影,?垃圾分類!
看電視???垃圾分類!
唱首歌,?也要垃圾分類,!
7月1日起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正式施行
有人因拒不分類被罰款
也有企業(yè)收到了整改單
據新華社消息,7月1日當天,,上海執(zhí)法部門開出623張整改單,。
上午10時左右,,上海城管執(zhí)法總隊開出了條例實施后的第一張責令整改通知書,,上海宏安瑞士大酒店因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被責令整改,。
上海市城管執(zhí)法局介紹,,1日當天,上海市各級城管執(zhí)法部門對1588個小區(qū),、406個企事業(yè)單位,、1853個商家、21家酒店等進行了檢查,,共開出623張整改單,。執(zhí)法部門介紹,條例實施后,,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如果出現違反垃圾分類規(guī)范的行為,將面臨更為嚴格的處罰,,罰款金額也會增加,。
這次的政策影響有多大?
上海一小伙現身說法
用實際行動展示了
上海人垃圾分類究竟有多拼,!
▽
好豐盛的一桌子菜
看得人都饞了
不過,,一陣風卷殘云后
看到一堆垃圾
瞬間就頭大了
幸好可以一邊“考試”
一邊“對答案” !
這位網友按照分類
把食物垃圾排列地整整齊齊
硬貝殼,、紙巾,、牙簽是干垃圾
毛豆殼、荔枝殼,、魚骨頭…
都是濕垃圾
強迫癥看了都要給好評
你就說服不服吧,?
看完這條微博
全國網友都目瞪口呆
還有人調侃:
再也不怕吃太多長胖了呢
要是你覺得垃圾分類
只有年輕人很拼
那可就錯了
問儂“是啥垃圾”的阿姨爺叔
才是小區(qū)里最靚的仔
▽
如果說垃圾分類是上海人的“大考”
那么監(jiān)考老師
就是垃圾桶旁邊的志愿者阿姨爺叔
他們除了監(jiān)考
還無時無刻都想對你
進行親切的課外輔導
上海爺叔:凌晨3點值守垃圾桶,,很結棍
在上海浦東洋涇街道的棲山小區(qū),每個下樓扔過垃圾的居民,,都認識“耿大爺”:
凌晨三點 ,,他拿著小本子,在五座垃圾箱房周圍轉悠,,時不時還掏出筆,,記點兒啥。
早上七點 ,,定時開放的箱房剛一啟用,,他又來了,一雙眼睛緊盯在居民的垃圾袋上,,仿佛能一眼看穿“你是什么垃圾”,。
晚上七點以后 ,垃圾箱房要關門了,,他還不走,,要仔細翻檢每個桶里的分類情況,分得不行還要親自上手搞一遍,。
他就是73歲的耿德超,。在小區(qū)垃圾分類的問題上,耿大爺確實是人如其名,,有點“耿”,。
男同志亂扔的,就上門找他老伴說理,。
“弟妹啊,,你看看老李,當著那么多人面拆我臺,,和我過不去,。垃圾分類是新時尚啊,他怎么能對著干呢,?!逼拮訚M口答應,后來再沒看見老李在垃圾桶前囂張跋扈過,。
女同志要是不配合,,耿大爺則找她丈夫說理去。
“兩口子,,總歸有一個能聽進道理的,。”
如今偶有一兩個拒不分類的,,只要一靠近垃圾桶,,立馬就遭到志愿者們的集體“譴責”,。而原來那些站在耿大爺對立面的人,也反過來替他說話,。
北京論語:
學學被垃圾分類“逼瘋”的上海人
賈亮
隨著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實施,,上海在全國率先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據說,,上海人民快被垃圾分類逼瘋了,。雞骨頭和豬骨頭為何分屬濕垃圾和干垃圾?粽葉是干垃圾,,樹葉為啥是濕垃圾,?然而被逼瘋的,將不只是上海人民,,因為按照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的要求,,到2020年底,包括北京在內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都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tǒng),。
有必要把居民逼成這個樣嗎?答案不言自明,。因為再不下狠心,,以強制的手段促成垃圾分類,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被逼瘋的將是整個城市,甚至局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2017年,,我國202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達到20194.4萬噸,倘若過些年再強制行動,,成本更為巨大,,挽回垃圾造成的環(huán)境損害更為漫長。
之所以被“逼瘋”,,恰恰道出了市民在垃圾分類習慣上長期形成的歷史欠賬,。 垃圾分類的理念推廣了不止十年八年,有分類標識的垃圾箱在各個城市也隨處可見,,然而這既擋不住倒垃圾者只圖個人方便的慣性,,也改變不了收運垃圾者盡量降低成本的不負責任。各種調查數據都顯示人們對垃圾分類理解且支持,,然而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上海作為先行者,強制垃圾分類的樣本,,無疑將成為此后45個城市的范本,。最值得稱道的是,,上海為強制垃圾分類做足了功課,全民總動員就是最好的說明,。
北京記者采訪上海垃圾分類工作↑
早在2000年,,北上廣深就被列為首批國家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近20年過去了,,一直收效甚微,,“理念上認同、行動上滯后”已成通病?,F在,,上海終于邁出堅實的一步。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也正在修訂,,新修訂的條例將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將來“不分類就是違法”,。 垃圾強制分類,,是與舊思維舊習慣鄭重作別,雖有陣痛但不改則勢必長痛,,更何況陣痛過后是新生,。其他城市的市民對上海市民的“遭遇”切不可有看熱鬧的心態(tài),而應早作準備,,學習上海經驗,,吸取上海教訓。莫等到自己的城市也強制分類了,,才現去查哪些是干垃圾,、哪些是濕垃圾;更不能像被抓拍到的一些市民那樣,,偷偷摸摸地將沒有分類的垃圾隨意投放,。兩百塊錢事小,因破壞規(guī)則丟人事大,。
以亡羊補牢的精神償還歷史欠賬,、不欠未來新賬,用強制的手段填平認識到行動間的巨大鴻溝,,既是從環(huán)境承載能力考慮的必要之舉,,更是城市垃圾管理理念和方法上的巨大進步。垃圾分類,,期待上海答卷,,同樣期待北京答卷,更期待全國答卷,。
新華社上海6月28日電 題:垃圾分類迎來“史上最嚴”,這些焦點你應當知道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杜康 楊有宗 周穎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社會公眾稱為迎來垃圾分類“史上最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