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家公祭日】2019年,他們離開了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fā)生82周年,,也是第6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2019年,,他們離開了我們……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xié)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幸存者只剩78人,。
見證者正在凋零,血與淚的記憶卻不曾忘記,。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馬月華于2019年2月1日辭世,終年92歲,。
1937年,,馬月華10歲,,住在南京秣陵路32號姐姐家,,幫姐姐照看孩子。日本兵進城后的一天,,兩名日本兵闖進姐姐家,,其中一人強奸了姐姐,。馬月華生前回憶這段往事,心痛不已,。
陳素華于2019年2月27日辭世,,終年90歲,。
陳素華生前說:“叔叔陳正貴當時40多歲,被日軍抓夫做苦力,,在中華門外被日軍殺害,,一同被害的還有20多個青壯年……在陰陽營48號后面的水塘邊,有幾百人被殺,,這是我親眼看見的,。”
伍正禧于2019年2月28日辭世,終年95歲,。
伍正禧生前回憶說:“過了一天,,我家又闖進一個日本兵,問我祖母有沒有花姑娘,,我祖母沒有回答,,日本兵就用刀背打我祖母的膀子。
后來,,日本兵又問我祖父,,我祖父雙目失明,是個睜眼瞎子,,當時睡在床上,,他聽不懂日本兵的話,就被日軍連捅三刀,,刺刀捅在胸部和大腿,,當即死亡。
日本兵仍不罷休,,突然看見后屋我姑母家的表娘,,她三十歲,沒來得及躲避,,被日軍發(fā)現(xiàn)了,。
日本兵直奔后屋,將她奸污了?!?/p>
劉興銘于2019年3月20日辭世,,終年82歲,。
1937年城破時,劉興銘的父親和許多青壯年被日軍在曬稻場上處決,,他和媽媽,、哥哥、姐姐躲進菜園,,才幸免于難,。
佘文彬于2019年3月22日辭世,,終年89歲。(新華社記者孫參攝)
1937年,,佘文彬的父親佘培庚被日軍殺害,。
黃卓珍于2019年3月23日辭世,,終年95歲。
黃卓珍生前回憶說:“一大早八點多鐘,,聽到日本人在外面敲門,,我和我媽就趕緊從后門出去,躲到灶屋里去,,藏在柴禾堆里,。不久日本兵把我哥哥帶走了,我哥哥當時還是學生,,聽說在山西路被綁到下關去了,,從此音信無蹤?!?/p>
王福義于2019年4月21日辭世,,終年92歲,。
1937年日本兵進南京城時,身患小兒麻痹癥的王福義,,在上海路被日本兵用刺刀戳傷陰囊,。
他還目睹鄰居張媽媽被日本兵強奸,在難民區(qū)看見三名女同胞被日本兵強奸,一名男同胞被殺死,。
史桂芳于2019年6月10日辭世,,終年95歲。
南京大屠殺發(fā)生時,,史桂芳13歲,。她親眼目睹伯母被日軍殺害,曾祖母與奶奶的弟弟在防空洞避難時被日軍槍殺,,并燒上汽油焚燒,。她家共有10個親屬遭日軍殺害,父親被日軍抓走當差,,所幸之后被釋放,。
萬秀英于2019年7月25日辭世,,終年91歲。
萬秀英生前說:“南京大屠殺時,,我的哥哥當時19歲,,一天路過日軍的崗哨,趕忙向日軍脫帽行禮,,誰知日軍突然拔出軍刀,,把我哥哥的頭砍了下來。我姐姐見狀,,嚇得目瞪口呆,,躲進柴堆里?!?/p>
楊桂珍于2019年11月5日辭世,,終年102歲,。
楊桂珍生前曾留下證言:“南京大屠殺暴行發(fā)生時,我20歲,,日本人到處燒房子,、殺人,我們只能藏在地洞里躲避追捕,,我為了防止被日本人施暴,,就用土灰糊在臉上。”
朱惟平于2019年11月17日辭世,終年91歲,。
朱惟平生前回憶說:“大屠殺期間,,在難民營門口的小水塘中看到橫七豎八飄著七八具中國戰(zhàn)俘的尸體,還看到電線桿子上綁著國民黨士兵的尸體,?!?/p>
胡信佳于2019年12月4日辭世,,終年95歲。
1937年12月14日,,日軍占領南京的第二天,,就追殺到江心洲。胡信佳在打麥場看到日本兵殺害中國公民好幾人,,他當時躲在苞谷桔子的柴垛里逃過了一劫,。
胡信佳說:“這個事情千萬千萬要留給下一代,一定要牢記,!”
金茂芝于2019年12月5日辭世,,終年91歲,。
金茂芝目睹了包括父親在內的20余人慘遭日軍殺害。
父親被害后,,金茂芝和母親生活艱難,,曾一度以乞討為生。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守護和平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歷史的警鐘再次敲響。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在全城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屠殺,制造了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慘案,。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悼念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
歷史,,我們不能忘記;
和平,,需要世代守護,。
人民網(wǎng)評:國家公祭日,從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
今天是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在這個草木含悲,、山河垂淚的日子里,舉國上下將以各種形式緬懷82年前慘遭侵華日軍屠殺的遇難同胞,,共同追憶那一段困難深重的歷史,,傳遞出中國人民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的堅定信念,。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當下,早已遠離了戰(zhàn)爭的硝煙,,但無論哪個年代,、不論是誰,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我們不能忘記,,1937年侵華日軍一手制造了慘絕人寰、滅絕人性的屠殺慘案,,30萬同胞慘遭殺戮,。
我們不能忘記,在那段腥風血雨的日子里,,我們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我們更不能忘記,,在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中,,無數(shù)中華兒女同仇敵愾、視死如歸,、前仆后繼,,為民族獨立作出了英勇犧牲。
今天我們銘記歷史,,就是要讓這些民族共同記憶代代相傳,,讓愛國主義的旗幟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當然,,銘記歷史不是要延續(xù)仇恨,,而是為了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
除了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儀式外,,今天“世界和平法會”,、“燭光祭”等活動同步開展,。自從11月下旬開始,南京陸續(xù)開展了“紫金草”和平行動,、“和平許愿墻”簽名活動,、“和平頌”音樂詩會和“和平之夜”接力誦讀等活動。
和平的主題更加凸顯,,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追求和平的真誠愿望,。
歷史啟示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
當前,我們所處的世界并不太平,,地區(qū)熱點此起彼伏,,戰(zhàn)爭陰霾揮之不去,零和博弈讓國際局勢不確定因素增加,。
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zhàn)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銘記歷史,也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
近代中國走過了一段苦難輝煌的歷史,,面對極其野蠻、極其殘暴的侵略者,,中國人民沒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戰(zhàn)到底的空前斗志,展現(xiàn)出不畏強暴,、敢于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的英雄氣概,。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從大的歷史脈絡和深層次的內在邏輯把握當下發(fā)展取得的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這種斗志和英雄氣概一脈相承,。
正是依靠億萬人民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我們告別了落后挨打的歷史,,實現(xiàn)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歷史性轉變,。
每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都有一些關鍵的節(jié)點,。
即將到來的2020年,我們將完成脫貧攻堅的歷史重任,,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
這是我們國家發(fā)展史上的重大時刻,,具有里程碑意義。當前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需要攻克貧中之貧,、深度貧困的堡壘,,進入深水區(qū)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涉險灘、啃硬骨頭,,面對外部環(huán)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需要我們保持戰(zhàn)略定力,、增強斗爭本領。
風險挑戰(zhàn)很多,,有的還很艱巨,。越是爬坡過坎的緊要時刻,越要從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葆有一往無前的精氣神,、煥發(fā)善作善成的意志,把中國人的志氣拿出來,,就沒有什么目標實現(xiàn)不了,。
每一年的國家公祭日儀式上,,“和平大鐘”都會被撞響,。
鐘聲深沉悠遠,寓意著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對和平的企望,。
鐘聲更催人奮進,,鼓舞著中華兒女圓夢復興的雄心壯志。
以此為契機,,吹響沖鋒號角,,不斷前行,我們定能確保如期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目標,,以更優(yōu)異的發(fā)展成績不斷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