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雷軍回應小米沒有核心技術:“不擅長的”5G標準專利全球前10,偉大是熬出來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
11月29日武漢大學130周年校慶,,在第九屆校友珞珈論壇上,雷軍被邀請作為演講嘉賓分享,。
在演講過程中,,雷軍表示,不少人對小米還有很多誤解,,總有人說,,“小米就是組裝廠,小米研發(fā)投入少,,小米沒有核心技術,。”但其實在被視為小米最不擅長的5G標準專利中,,小米也有較好的成績,。
“這個領域,是通訊設備廠商的長項,,而且特別需要積累和沉淀,,需要熬年頭。但即便如此,,在今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fā)布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有效全球專利族企業(yè)排名》中,,華為是全球老大,占比14%,;而小米專利占比4.1%,,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他回應說,。
以下為雷軍發(fā)言內容摘錄:
不少人對小米還有很多誤解,。
誤解什么呢?總有人說,,“小米就是組裝廠,,小米研發(fā)投入少,,小米沒有核心技術?!睆恼w來看,,小米的確跟全球最頂尖的那幾家科技公司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但作為一家13年的公司,,小米在研發(fā)上的投入和實力,還是挺強的,。
跟大家匯報一組數(shù)字:過去五年,,小米研發(fā)投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4%,2022年小米的研發(fā)投入了162億元,,2023年預計將達到200億元,,未來五年還會投入超過1000億元用于技術研發(fā)。
162億元是什么水平呢,?今年9月,,國家統(tǒng)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發(fā)布《202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tǒng)計公報》,,2022年全國研發(fā)經費投入 30782.9億。
小米的研發(fā)投入,,已占全國所有研發(fā)經費,,包括央企、國企,、高校,、研究機構、民營企業(yè)總和的0.53%,。
再舉個例子,舉一個大家眼中小米可能最不擅長的領域,,5G標準專利,。
這個領域,是通訊設備廠商的長項,,而且特別需要積累和沉淀,,需要熬年頭。
但即便如此,,在今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fā)布的《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有效全球專利族企業(yè)排名》中,,華為是全球老大,占比14%,;而小米專利占比4.1%,,已經進入了全球前十,。
關于誤解的問題,我也曾經煩惱過,。
后來我想明白了,,沒必要糾結,關鍵還得看自己的的成長,。
反過來說,,大家拿13歲的小米,跟蘋果比,、三星比,、華為比,是對我們有極高的期待,、極高的要求,。
只不過,飯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
我認為,隨著小米研發(fā)投入持續(xù)加大,,實力越來越強,,我們一定能憑借自身不斷的成長,來贏得大家的信任和認可,。
今年8月,,我宣布了小米新十年的戰(zhàn)略目標:大規(guī)模投入底層核心技術,致力成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領者,。
就在上個月,,我們剛剛發(fā)布了小米澎湃OS,這是全球首個「人車家全生態(tài)」的操作系統(tǒng),。
小米澎湃OS歷時 7 年研發(fā),,參與的工程師超過5000名,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系統(tǒng)底層重構,。
他將成為未來世界「萬物互聯(lián)的公有底座」,,為手機、家庭,、汽車等多場景下百億設備,、百億連接做好準備。
同時,,小米一直在做很多非常前沿先進的技術,,比如AI、芯片,、智能制造,、人形機器人等,。
我在公司內部,跟同事們講,,偉大是熬出來的,,我們要足夠堅定、足夠耐心,。
小米才走了13年,,我們至少要堅定地走30年,才可能能成為真正偉大的公司,。
這是有個有趣的現(xiàn)象,,在硬核科技和制造領域,幾乎所有真正偉大的公司,,都經歷過了30年以上的歷練,,無論是索尼、蘋果,、三星,,還是intel、AMD,、英偉達,,以及我們本土的華為、比亞迪,,30年都是一個關鍵的門檻,。
為什么是30年?因為30年,,是幾代工程師前赴后繼,,構建深厚領先技術體系的時間;是成長到足夠的規(guī)模,,追趕并超越相關行業(yè)原先存在的巨頭所需的時間,。
而另一方面,一家科技公司,,要經歷過幾度沉浮,,經歷行業(yè)和宏觀周期的考驗,才能扎下穩(wěn)固的產業(yè)根基,、形成對產業(yè)鏈深厚的影響力和引領力。
中國硬核科技發(fā)展,,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步參與全球競爭,,正在跨越30年的考驗門檻。
一方面是,,中國的科技企業(yè)在當前各條底層技術賽道上,,正在趕超全球頂尖的研發(fā)技術水平,;另一方面,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正風起云涌,,前沿硬核科技實力就是決定性的力量,。
現(xiàn)代科技就是一場全球技術、資源,、人才,、市場的爭奪戰(zhàn),我們必須抓住機遇,,才能贏得未來,。
當前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下,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搞自我封閉,、自我隔絕。
我們要始終秉持開闊的視野和胸懷,,一面自立自強,,一面持合作開放,將全球優(yōu)勢資源為我們所用,,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chuàng)新生態(tài),,不斷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3月31日,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發(fā)文回應近期風波:“小米SU7上市后,,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和認可,但也有一系列與產品無關的風波發(fā)生,。
2024-04-01 09:54:36小米汽車副總裁回應陳震刪雷軍合影小米SU7的面世引起了汽車行業(yè)的廣泛關注,,不少同行如吉利銀河E8、極氪001,、極氪007等競相熱議
2024-05-18 19:02:21雷軍回應小米三年就造車成功4月18日,,小米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親臨小米汽車北京交付中心,,通過直播與公眾互動
2024-04-18 20:55:02雷軍回應“小米SU7太火”原標題:雷軍社交賬號已修改實名賬號是公關部同事幫其注冊的近日,,有網友發(fā)現(xiàn)雷軍在今日頭條平臺的賬號資料頁面顯示其賬號認證為“小米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
2024-01-12 15:31:51雷軍社交賬號已修改實名